“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小山村,一处学堂,一众小学子,摇头晃脑的读着诗句。
在前方一个夫子手中拿着戒尺,看着在场的学子,谁不听话,抽谁!
门外,胡峰探了探脑袋,身后跟着几个官府的官员。
“不错!学堂已经开设一段时间,可有什么问题?”
胡峰对着一旁的一位官员问道。
那官员是从吏员一步步做起来的,所以不似之前的人,都是办实事的。
“有!”
“哦!说来听听?”胡峰这次出行,就是为了打听下面的问题,路过了不少城镇,都说没问题,这点不好。
现在有人要说,他自然愿意听。
“村中,还有不少适合读书的孩子,可是家里不同意!”
听见这话胡峰点了点头。
这是一个老大难题了。
在这里,孩子十一二岁,就已经家里主要的劳动力了,孩童启蒙一般在五岁,而过了年纪,作为农民,他们不愿意送孩子来读书了,毕竟读书是全职,读一个书,家里就前一个劳动力。
而且现在胡峰的土地改革,你种地越多,收获越多,这也导致他们读书的积极性不高,总以为够用就行,种地才是大事。
“我知道了!”
胡峰点了点头。
“还有其他的吗?”
那人看了看一旁自己的上司,犹豫一下,还是说了出来。
“侯爷!能不能让永康商会来我们这里收水果啊!今年我们村种了不少水果!”
“哈哈哈!你这是给我推销?”
胡峰一笑。
“不是,只是问问!”
那人尴尬的笑了笑。
一旁的另外一个官员进补充道。
“此地一直都是柑橘产地,往年有不少外地商客来此,购买柑橘,今年因为战乱原因,基本没人了!”
听着分析,胡峰点了点头。
确实今年战乱,他们永康府也受影响,粮食的价格一天一个样。
“这事儿,你需要自己去和永康商会谈,我不参与,永康府律令规定,官员禁止经商,这是铁律!”
“行!”那人听见胡峰开了口,进回道,退了回去。
随即胡峰跟着几人继续逛了一下,之后向下一个目的地而去。
目送胡峰离开,几个地方官员这才松了一口气。
确实!永康府越来越好了,可是他们当官的也越来越难了。
官员明面上有检察院,负责官员的考绩,背地里还有天眼卫,但是工资确实比以前高了。
胡峰一行人来了华城,这是胡峰发家的地方,所以这里的官员在知道胡峰要来后,直接来到城门口迎接!
马车上,胡峰对着一旁的陆明宗说道。
“现在有私塾还不够,回去后你和北辰他们合计一下,建立一个学府,就像大魏的太学差不多!以后永康府的官员只会在这里面选!”
“是!”
一旁的陆明宗急忙记了下来。
掀开车帘,胡峰就看见华城城外夹道欢迎的百姓,胡峰皱起眉头。
对着外面赶车的马夫说道。
“不进华城了,直接去宣城铁矿!”
听见这话,陆明宗看了看华城的情况,叹了一口气,自己这个老大脾气真的让人难以捉摸啊!
华城知府看着马车直接从华城边上过去,根本没有来此的意思,顿时一愣。
这是一个小斯快马跑了过来。
“李大人,主公不来了,并且让我给你带一句话!”
“贵人请说!”
那小斯上前小声的问道。
“主公让我问你,准备这些需要多少钱,叫我给你!”
一听这话,那李大人顿时跪了下来。
“属下知错!”
听见这话,那小斯这才说道。
“主公让你在此跪三个时辰!”
“喏!”
李阳民也不敢多问,老实的跪了下来。
马车一路不停留,过了华城,没过多久就到了宣城,然而到了宣城也没停留,马车一路向南山区而去。
来到一处大型的铁矿边停了下来。
马夫下车,将一旁的马凳拿了出来,胡峰走了出来,已经换了一身短装。
下了马车,道路犹豫被马车来回的碾压,四周都是黑色的泥土,根本无从下脚。
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