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距离军事重镇怀来不过区区二十五里。
怀来城高壕深,大军入城之后,也先蒙古骑兵的优势便发挥不出来,明军也将彻底脱险。
然而王振第一时间并没有命令大军入城。
而是下令原地待命,等候拉着自己珠宝玉器的上千辆私人车辆。
朱棣心中一惊,预感大事不妙。
果然,入夜时分,也先率领蒙古铁骑赶到了土木堡。
此时的明军早已士气全无,人人四散奔逃,成了蒙古人的活靶子。
朱棣看见眼前一幕,揪心不已。
但他心里清楚,军心已乱,没有组织的大军毫无战斗力可言,此刻恐怕是孙子复生,吴起在世也已经无法挽救败局。
朱棣看见乱军之中英国公张辅被几个蒙古士兵围攻,身上已经中了几箭,显然是无法逃出生天。
张辅大声疾呼:“太宗皇帝、仁宗皇帝、宣宗皇帝,老臣终究没有负了大明!”
说罢挥剑自刎而死!
朱棣泪目:“文弼啊,是我朱家对不起你!”
眼前的战场已经成为一片修罗地狱,完全是蒙古大军单方面的屠杀。
皇帝的中军帐中突然闯入一名浑身是血的明军将领。
此时的皇帝已经缩在一角瑟瑟发抖。
“樊将军,所来何事?”
护军将军樊忠没有理会皇帝,拎着手中双锤径直走到了王振面前。
他知道,今日之惨败完全由眼前的二人所造成。
作为臣子他没办法对皇上怎么样,但是王振必须死。
王振早就已经吓得瘫坐在地。
樊忠大喝一声:“吾为天下诛此贼!”
一锤下去,敲烂了王振的脑袋。
然后双手抱拳,向皇帝稍一躬身,转身出了大帐,冲入乱军之中继续厮杀。
朱棣见此一幕,心里稍觉安慰。
“杀得好,只是杀得太晚了!”
整整一天一夜,大明将近二十万大军被屠戮殆尽。
战场之上明军丢弃的盔甲、枪械、火药以及粮草辎重无数,数十年的积累一朝尽毁!
虽然战死明军无数,但皇帝却活了下来。
他被押解到蒙古大营受尽嘲讽。
此时朱棣才从蒙古人的嘴里知道这个年轻的皇帝叫做朱祁镇。
“朱祁镇,朱祁镇……”
按照《明皇祖训》中皇室的起名规定,朱棣猜测朱祁镇是自己的重孙,很大可能就是皇太孙朱瞻基的儿子。
朱棣嘴里默念几十次朱祁镇的名字,心中早已被气愤和羞耻填满。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想到自己的重孙居然兵败被俘,朱棣恨不得狠狠扇自己几个耳光,深深觉得自己愧对先祖!
卧榻之上的朱棣本尊辗转反侧,汗水早已将衾被湿透。
梦境还没有结束。
大营中,关于如何处置朱祁镇,瓦剌内部产生了分歧。
有人认为应该处死朱祁镇,扬蒙古国威,再续大元辉煌;
有的说应该将朱祁镇送回大明,换取一个好名声和丰厚的金银财宝。
最后也先拍板,决定留下朱祁镇。
他将朱祁镇交给先锋官,带着他向北京城挺进。
沿路关隘让朱祁镇出面去叫开城门。
攻城掠地也是让他充作人盾,如此一来,各地守军投鼠忌器,畏首畏尾。
“叫门天子!亘古未有!”
朱棣羞愧得无地自容。
此时的北京城也已经乱作一团。
精锐大军在土木堡全军覆没,留在城中的守军都是一些老弱病残。
关键是数量还很有限!
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临时摄政,举行朝会商议对策。
大部分臣子均主张将国都迁回应天,以避瓦剌锋芒。
朱棣见状默默祈祷:“千万不能迁都啊,一旦迁都,大明就只剩下半壁江山了!”
此时的兵部尚书邝埜战死,侍郎于谦代理兵部尚书。
朝堂之上,于谦痛斥了主张迁都的官员。
“建议南迁者,该杀!”
“大明不能成为第二个南宋!”
一群各怀私心的官员们在于谦振聋发聩的言论中沉默下来。
朱祁钰初掌大权,但保留了朱家的血性。
决定支持于谦,组织人马,守卫京城!
此时的也先率大军也已经突破了重重关卡,抵达通州。
北京城上空阴云密布。
一场大战即将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