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寻于谦,斩王振

  朱瞻基听到这话感觉毛骨悚然,不敢面对心中的答案。

  朱高炽却语气平和地说了出来。

  “只有这样,他才能放心的让我在后方监国!”

  朱瞻基的内心已经崩塌了。

  他对自己的聪明才智颇为自负,万万没想到自己跟爷爷和爹相比简直就是一个小透明,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而不自知。

  朱高炽见朱瞻基若有所思,知道自己的话他听进心里去了。

  “孩子,你要记住,老朱家没有普通人家的父慈子孝,更没有隔代亲!”

  “一切权力、地位,都要自己靠能力去争取!”

  他轻轻拍了拍还没回过神的朱瞻基。

  “好儿子,别让爹失望,爹去吃饭了!”

  说罢颤颤悠悠而去。

  朱瞻基对这个世界原来的认知几乎一瞬间崩塌了。

  这两天经历的事对他而言实在是有点匪夷所思。

  一直毫不起眼的堂弟突然之间圣眷正隆,外表憨厚懦弱的父亲居然有如此心机。

  而自己最敬爱的爷爷,则是把自己当成平衡朝堂政局的棋子。

  朱高炽走后,他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满脑子都是刚才朱高炽教训他的话,他那与生俱来的自信在这一刻被彻底击垮。

  接下来一连数日,他将自己关在房中,茶不思,饭不想。

  他需要时间来重塑自己的精神世界。

  ……

  说到锦衣卫的办事效率,那的确是高。

  朱棣将搜寻王振和于谦的任务交给纪纲不过区区十来天时间,纪纲就带回了王振的人头。

  王振被抓时,正在蔚县乡下的一处学堂给一群幼童开蒙。

  几名锦衣卫当着众人的面扒下王振的裤子。

  此时的王振刚刚自宫没多久,私处的伤口尚未完全恢复。

  来学堂教书就是为了凑够进京的盘缠。

  就这样,王振先是白挨了一刀丢了命根子,而后又挨了一刀,稀里糊涂掉了脑袋。

  朱棣对这个结果很满意,转头对大太监王狗儿说:“你现在去将宫内太监全部召集起来,传此人首级示众,给你下面那些人说,宦官干政,此人就是榜样!”

  王狗儿莫名躺枪,心中一万个不情愿,但嘴上还是答应的非常迅速。

  他从纪纲手中哆哆嗦嗦接过盛着王振首级的木盒,小心翼翼的捧在胸前,朝宫门走去。

  跨门槛的时候由于太过紧张,直接摔了个狗吃屎。

  一颗沾满石灰的头颅从木盒中滚了出来,吓得王狗儿连声呼喝,声调都比平日更加尖锐。

  朱棣和纪纲见怪不怪,嘴角不约而同微微上扬,一副轻蔑的表情。

  王狗儿犹豫了很久,终于鼓足勇气,闭着眼睛捡起了人头,试了好几次才成功放进了木盒中。

  然后瞬间盖上了盖子。

  王狗儿走后,朱棣对纪纲说:“王振已经伏法,那于谦呢?有消息了没有?”

  纪纲回禀:“最近臣命手下四处寻访,在各地寻到了几个叫做于谦的,但大部分年龄品貌和皇上所说对应不上,应该不是要找的那个于谦。”

  “唯独浙江钱塘的于谦,今年刚满二十岁,去年中了举人,在当地有才子之名,臣感觉他可能就是要找的那个人。”

  听说纪纲这么一说,朱棣也感到好奇。

  “他在当地有何传闻,说来听听。”

  于是纪纲将锦衣卫打探到的消息详细的禀明了朱棣。

  据说于谦总角之时,遇到了一个和尚,和尚笑他。

  “牛头且喜生龙角。”

  小于谦马上回应:“狗嘴何曾出象牙。”

  后来于谦回家之后,让母亲帮他把头发梳成三角。

  结果出门又遇到之前那和尚,和尚又笑他:“三角如鼓架。”

  这次于谦已然反应很快,回了一句:“一秃似擂槌。”

  朱棣听得哈哈大笑。

  “有趣,有趣,小小年纪便心思机敏、牙尖嘴利!”

  纪纲接着说。

  于谦八岁的时候,身穿红衣,骑着高头大马在街上行走。

  邻居看到之后,逗他说:“红孩儿,骑马游街!”

  于谦微微一笑,回应说:“赤帝子,斩蛇当道!”

  朱棣听完暗暗称奇,不仅对仗十分工整,而且包含重扶社稷,再造乾坤的志向。

  心中不免有些兴奋。

  得此人,大明还可以再兴盛三十年!

  朱棣十分满意地向纪纲点了点头。

  “你差事干的不错,于谦那里你派人看护好了
来源9:http://www.xszww2.com/140_140512/63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