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来,转眼京城迎来冬天。
南锣鼓巷95号院周围的胡同里,时不时响起一道道鞭炮爆炸的声音。
伴随着的,还有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1962年1月29日,小年。
随着春节的临近,整个京城更明显的有了过年的氛围。
王府井,百货商场,供销社等等地方,人流量肉眼可见的多了起来,虽然不至于人挤人,但较之平常已经拥挤了许多。
四合院中院,易家。
易红军身上穿着大衣,脖子上围着一大妈亲手给他织的围巾,头上戴着棉帽。
“半年多了,时间过得真快啊。”
易红军看着窗外飘着鹅毛大雪的天空,心里思绪万千。
距离他来到这个世界已经有半年多了。
这半年多以来,易中海夫妻俩是真把他当成亲儿子对待,生活上照顾就不说了。
别家孩子有的东西,老两口也给他买,别家孩子没有的,老两口想办法也给他置办。
这让易红军在这个世界过得异常充实,同时也感到非常幸福。
虽然后世有手机,电脑,游戏等各种娱乐项目,但意外的是,易红军反而更喜欢现在这种生活。
有人关心,有人挂念,有人陪伴。
紧了紧身上的大衣,易红军出了门,往老两口的屋子走去。
今天是小年,早在几天前就已经和二老说好了,今儿个易中海请假,一家三口一起出门置办年货。
“大爷,大伯娘,准备好了吗?”
易红军推开老两口的屋门,走进去就看到一大妈正给易中海整理着衣服。
“别急,一天时间呢,置办个年货怎么都够了。”一大妈帮着易中海抚平衣服上的褶皱,转而又开始整理易红军的衣服。
一番整理,直到一大妈觉着满意了,一家三口这才出门。
“哟,一大爷这是全家出动呢。”
刚出门,三人就碰到了秦淮茹,此时秦淮茹正巧笑嫣然的看着三人。新笔趣阁
要说这秦淮茹,那是真的厉害。
自从嫁进贾家,家里就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跟院儿里的人处的也是非常不错。
暗地里,院里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着贾东旭,都说贾家是走了狗屎运了,能娶到这么好的媳妇,准是祖坟上冒青烟了。
“是啊,你们家应该也差不多该置办了吧?”
易中海和易红军俩大老爷们不太好搭茬,回答的自然是一大妈。
“我们再晚点。”
秦淮茹尴尬的笑了笑,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您也知道,我和孩子都是乡下户口没有定量,平常也存不下什么钱,置办年货还得等东旭关饷。”
贾东旭但现在依旧是二级工,上个月的晋级考核又没过,所以工资还是原来那样。
对于这点,易中海也很无奈。
这可不是他故意不教贾东旭,而是根本教不会。
每次他给贾东旭讲解技巧都是非常用心的,也没有保留什么。
可是贾东旭就好像摆烂了一样,表面上认真听,实际却是左耳进右耳出。
他就是教学能力再强,也教不会这种烂人。
“淮茹啊。”
一大妈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说道:“你是东旭的媳妇,还是得劝劝他,让他认真点学,工级提上去了,日子才能好过不是。”
“我也想劝他啊,可是……”
秦淮茹说着,眼圈瞬间就红了,委屈巴巴的说道:“可是我每次劝他,他不是装没听见就是凶我,我婆婆也不管,我……”
仿佛触及到了伤心处,秦淮茹这金豆子唰唰往下掉。
这一幕看得易红军眉头紧皱。
这秦淮茹有别的目的。
易红军的智商可不是一般的高,秦淮茹这一大早的搞这出,目的绝对不简单。
再看看一大妈,易红军就知道她心软了,不过没等一大妈说话,易红军开口了。
“大伯娘,有啥事回来再说吧,咱们该走了。”
易红军这冷不丁的开口,一大妈这才如梦初醒,匆匆和秦淮茹说了一句“回头再说”,然后就走了。
看着易家三人离开的背影,秦淮茹愤愤的跺了跺脚,转身往贾家走去。
“怎么样?”秦淮茹一进家门,贾张氏就急不可耐的开口问道。
“没成。”秦淮茹摇头。
“怎么会没成呢?”
贾张氏一听就急了,她说道:“这往年易中海家可是一直和我们一起过的,今年怎么能例外。”
原来刚刚那出是这婆媳俩商量好的,目的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