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擦窗虫跑了!

  晚七点五十分,阶梯教室。

  时间临近,只来了十多个学生,稀稀拉拉地坐着。

  之前蔡院长宣布可以放弃,当堂课有一半人交了太空擦窗虫。过去几天,陆续有同学把擦窗虫交去院长办公室,只剩十来个人坚持战斗。

  宋河还没来,谢科夫孤零零坐在角落,似乎有些不合群。自从他来京海大学,一直和宋河形影不离,暂时没有别的朋友。强者总是孤独的,社交时间都挤给学习了。

  早来的学生们叽叽喳喳,只言片语不断飘到谢科夫耳朵里。

  “我想放弃了!金陵理工太变态,50%这数据怎么破?”

  “破不了也得破!我京海大学天骄,怎能向金陵理工下跪认输!区区50%,咱们干到70%!”

  “你好牛,你先破个30%试试?口嗨有啥用?我还说咱们能破100%呢,做梦就破了。”

  “只能指望汪教授了,外援谢科夫运气好也有戏。”

  “还有宋河。”

  “宋河够呛,就第一天惊艳一下,之后就萎了。”

  “说不定宋河在大招蓄力呢?蓄力几天还能惊艳一下。”

  “蓄力个屁,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你看谢科夫和汪教授都是天天冲。宋河已经凉了!”

  议论声停止,两道苍老身影匆匆走进教室。

  蔡院长站在第一排,清点场上人数,痛心疾首。

  汪教授上台后也怔了一下,他卧床养病也没多久,人跑光了?

  随即他面露苦涩,别说学生们没信心了,看到50%的数据后,连他也心态动摇。

  看了一遍所有学生的面孔,汪教授和蔡院长发现少了个人。

  “宋河呢?”两人异口同声。

  别的学生跑了都好说,宋河可是曾经的主将,将军怎能跑路?

  谢科夫连忙起身,“宋河在宿舍写程序!他说马上写完了,写完立刻赶过来!”

  蔡院长走到汪教授身边,小声问,“要不要等等宋河?”

  “不等了吧,以宋河的水平,金陵理工的论文他八成能看懂。”汪教授沉吟道,“我先给其他同学讲,他万一不会,我再给他开小灶。”

  蔡院长点头下台,到第一排坐下旁听。

  汪教授点击鼠标,大屏幕亮起,金陵理工的论文原文出现。

  “大家看论文的这张图,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金陵理工团队创造性地应用了一个数学概念,极小曲面!”

  “约瑟夫·普拉托断言过,任何空间内的简单闭曲线,都可以求出一个面积最小的极小曲面。耳熟吗?这是课本内容,但在座同学谁能把课本知识活学活用?”

  “你将一个圆形的铁圈放进肥皂水盆里,再拿出来,形成的水泡膜就是极小面,但那是最初级的!”

  “金陵理工大量使用了恩内佩尔曲面,以德国数学家艾尔弗雷德·恩内佩尔命名,大家看示意图,它的方程是……”

  汪教授滔滔不绝地讲课。

  下面一连片的抄笔记声音,所有学生奋笔疾书,脸色惶急地试图跟上进度。

  蔡院长听着抄笔记声,五味杂陈地叹气。

  学生们积极做笔记是好事,说明学习态度端正。

  但他不禁想起宋河,每次上课宋河从不记笔记,却能快速理解全部课堂内容,当堂干出提速17%的壮举。

  这些学生狂写笔记的确积极好学,但又有什么用?谁做出成果了吗?

  蔡院长捏捏眉心,知道自己这些想法不正确,不能再想了。

  不知不觉,第一堂课结束,课间休息。

  某同学仍未出现。

  汪教授有点急了,下台来和蔡院长耳语。

  “要不要给他打电话问问?下节课再讲十分钟就结束了!”

  “别打电话,发个消息吧。”蔡院长说,“他万一忙着编程,咱们打电话影响他思路。”

  汪教授认可,摸出手机发送消息。

  发完,眼巴巴地等了半天,没有回复。

  上课铃响了,汪教授心事重重地上台,继续授课。

  ……

  宿舍。

  最后一罐氧气吸完了,遍地空罐。

  宋河浑身热汗,两手累到时不时抽搐,手臂酸的像搬了一整天的砖。

  搬砖尚且能抽空歇一歇,但他已经高频率摁了七个小时的键盘鼠标,几乎一刻不停,如此疯狂赶工,不仅大脑精疲力竭,更是对体能的重大考验!

  缺氧感又漫了上来,脑袋晕晕的,如喝了假酒。

  还差一丁点,咬牙干完!

  十多分钟后,鼠标声戛然而止!
来源9:http://www.xszww2.com/24_24914/1859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