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清楚厉害关系,吴浩就决定跑路了,找一个荒山野岭先钻进去,生活个把月等身体恢复正常了在回来,打定注意吴浩就在家里翻箱倒柜,还真让他翻出一些东西。
几张地契,一个账本,几张银票,一张这处宅子的地契,一张是临街街上三间铺面,还有两张是一个叫清河村的房契,和二百亩的田契。
账本吴浩翻看了一下,应该是近几年出租田产和店铺的收入,最后面看墨迹应该是近期开销。
啧啧啧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兄弟家里老父亲应该留下五千多两,可账上记载的一些花销真是太大了。
生病了一个月就去了一千多两,这是在吃银子吧,人参一百二十两,鹿茸八十五两,不知道这两分药材什么年份的,这后面两页写的也是些名贵药材便宜的也要一两多。
看来他那身体不是生病拖累的,是用药给补的,虚不受补,越补越虚。
看看这些大补的药,一个壮汉吃了都顶不住,更别说你个肩不能挑的书生,吴秀才这是被人坑了,人家是奔着让你死呀!那肯定另有所图呀!果然百无一用是书生,这都看不出来,读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
吴浩现在已经了解了,这个世界的一些物价比,这个时代银子还是很保值的。
比如一个铜板可以买两个馒头,一斤粟米也只要八文钱,一斤上好的猪肉才要二十一文钱,而一千文是一两银,二十两可以让一家五口人富足的过上一年。
一千多两这可是一笔巨款,多少百姓想都不敢想,估计几辈子都挣不来,可想而之这吴秀才被坑多惨。
甩开脑中思绪,吴浩对清河村有了点想法,毕竟以后是自己的产业,自己完全可以去清河村勾着,看清河村的地契,上面有图有标记,这是一个三面环山的村庄,距离清源城有六十里路程,自己完全可以去清河村勾着,如果身体真出了什么问题,也能第一时间跑到山上躲起来。
吴浩也是一个很果断的人,拿着银票跑到钱庄兑换了二百两银子,然后又跑到畜牧市场,找到牙人花了十二两,买了头一岁半的小毛驴,有些人会问为啥不买马,呵呵你以为吴浩不想买吗,牙人可说了马是战备物资,最普通的马匹最低也要八十两,拉货物的马匹体能要好一点,那也要一百两以上,当然想要战马也有,二百两起步,真是死贵死贵的。
吴浩在天蒙蒙亮时就收拾好金银细软锁好大门,牵着自己的小毛驴在城门口等着出城,等城门大开后,吴浩通过守卫的检查,辨明方向骑上自己的小毛驴,挥舞着小皮鞭跑路了。
经过几个小时的赶路,吴浩安全到达了清河村,刚进村庄就被在树下乘凉的几个老头看到,然后个个热情的上来攀谈,一个个很是谄媚,整的吴浩都不好意思了,毕竟吴浩可是这里最大的地主,整个村里每家每户谁没有种吴浩的地,说吴浩是他们的衣食父母也不为过。
经过一番攀谈确定吴浩只是来庄子上视察,并无涨租的事宜,吴浩也就把这帮老头给打发走了,只是让一个叫狗娃的小孩跟着他,这也是其中一个比较有威望的老头安排的,还说看吴老爷有啥事就让狗娃跑跑腿。
整的吴浩特别无语,因为这狗娃也就十二三岁半大的一个孩子能帮上啥忙?噢对了说是跑腿的,或者还真是跑腿的,谁能真安排这么小干活,这妥妥滴虐待童工呀!
让狗娃带着自己到自己的宅院,五间青砖大瓦房,东面有杂物间和一个马厩角落还有茅厕,西面有厨房,厨房前面还有口水井,大门墙里墙外还有种着竹子,院子里还有三颗梧桐树,年份都有五十年了吧,这是要吸引凤凰来居住呀!
也代表着多生蛋呗,这也没见吴家人丁多兴旺呀!
在院子里转悠了一圈,干净整洁一看就知道经常有人过来打扫。
不过总觉得少点什么,回想了一下自己小时候,爷爷还在的时候经常带着自己躺在一张竹床上午休,晚上在上面乘凉,想到这就把狗娃叫到跟前。
吴浩:狗娃村里有会竹木师傅吗?
狗娃:有啊村里董爷爷竹编手艺最好,怎么东家你要竹篓吗?我回去给你多拿几个。
吴浩:不是要竹篓想做个竹床,这天越来越热就想做个竹床,晚上也可以在外面乘凉。
狗娃:那我这就去通知董爷爷过来。
吴浩;那倒不用亲自过来,就比平常的床稍大一点就行,那样翻个身也不容易掉到地上,当然钱不是问题,只要做的结实点就行。
狗娃:东家做个竹床要啥钱,山上那么多竹子随便砍,动动手就整出个床来。
听到狗娃这般说吴浩很是欣慰,多实在的娃子,多朴实的村民,哪像现代一包筷子都要十几块,人心不古呀!都是向钱看。
在心里勉励一番这些朴实的村民就打发狗娃去办事了。
……………………
狗娃从吴浩家出来就一路小跑回村,没有去他董爷爷家,倒是一溜烟跑回自己家,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