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真假传说

“思域,今天我们在梦里相会,趁着这机会能交流,我给你讲讲夺命锁的来历,你了解一下夺命锁,也许以后会对你有些帮助,夺命锁已和你合为一体,它已属于你身体里的一部分,田家致命的见血封喉针都没能将你杀死,看来是多亏神锁在为你护体。”

爸爸说着把我从他腿上朝胸前搂了搂,我半躺在他怀里,空地上放着鱼肠剑,爸爸好像有点惧怕,不由自主地朝后挪动了一下。

地上有爸爸刚从我身上拔出来的见血封喉针,鱼肠剑的光照在见血封喉针上闪着绿光,看上去让人心惊肉跳,四周静得出奇,天坑顶口有沁水从高空落下,砸在我旁边的石壁上,时而发出吧嗒一声,爸爸清了清嗓子,给我讲起了一个远古的传说。

春秋战国时期,有位能工巧匠名叫鲁班,他发明了一种能飞行的工具,取名叫木鸢,鲁班骑着木鸢周游列国,四处游山玩水,甚是悠然自得。

这一天鲁班到了楚国,他出鄢都(今湖北宜城)到西陵(今湖北宜昌)顺江而上,半响来到巴巫(今巫山境内)。

鲁班坐着木鸢,途经烟陆山,飞进了一片原始森林,眼看就要迷路,鲁班坐在木鸢上东张西望,突见万山老林之巅有三块巨石重叠屹立,呈现出一个少女形状,鲁班好奇心发,驾着木鸢朝巨石靠近,想去一探究竟,飞近一看,巨石旁边黑烟滚滚,黑雾之中只听厮杀打斗之声绵绵不绝。

鲁班慌忙停下木鸢,顺着声音走进黑雾里面,只见一个小女孩正在大战一条恶龙,恶龙张牙舞爪的追赶女孩,女孩来回躲闪,似有似无,像一缕青烟,恶龙暴躁如雷,一心想把女孩吞入口中。

眼见小女孩性命不保,鲁班急忙拔剑相救,恶龙见鲁班气势磅礴,自知不敌,慌忙朝山下败走。

鲁班赶走了恶龙,回头来找小女孩,却是无影无踪,他心中大奇,刚要转身离开,山顶的三块巨石突然滚落而下,在鲁班面前排成一排,拦住了鲁班的去路。

石头口吐人言,对着鲁班拜谢,石头自称本为王母娘娘的第二十三个女儿,名叫瑶姬,夏禹治水之时,此处原为一片王阳,有巴龙居住其中,突然一天从西海闯进来十三条恶龙,他们俘虏了巴龙,霸占了此地,恶龙在此兴风作浪,作威作福,祸害当地百姓。

夏禹治水途径巫巴,在此遇到了恶龙的阻拦,工程多年不得进展,碰巧瑶姬路过此地,见状急忙出手相助,她与恶龙大战起来,一直打了七七四十九天,最终瑶姬杀死了十二条恶龙,剩下狡猾的老龙仓惶逃跑,不知去了何方。

十二条恶龙的尸体堆积如山,化成了十二山峰,形成了后来的巫山山脉。

恶龙的尸体增加了大禹治水的难度,瑶姬干脆就留下来帮大禹治水,她授于大禹一本无字天书,名为《易经》,《易经》分别由《连山》《归藏》和《天易》三部组合而成,天书由易生意,包罗万象,通用于世间万事万物,大禹聪明绝顶,很快领悟了其中的奥妙,把巴巫境内的水土治理得有条有序。

治理好巴巫水土之后,大禹离开了巴巫,瑶姬独自留了下来,她与当地老百姓一起生活,教百姓种田织布,采药养畜,一起建造了美丽的家园,谁知错过了回天庭的时机,瑶姬再也不能回到天庭中去。

瑶姬没回天庭,王母十分担心,她派另外七仙女下凡来寻找瑶姬,七仙女找到了瑶姬后,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在巴巫游玩了多日,没想到她们也迷恋上了这个世外桃源,于是陪同瑶姬一起留了下来。

一晃千年。

这一天灾难突然来临,瑶姬不曾杀死的那条老龙杀了回来,专程来找瑶姬报仇雪恨,此时八仙女离开天庭太久,都已成了凡人,毫无抵抗能力,先后全死在了恶龙的利爪之下。

恶龙杀光了这里的所有百姓,他把七仙女扔进了峡谷,把瑶姬的尸首挂在了12峰中最高的山峰上,用来祭奠他死去的12个儿子。

日久天长,七仙女的尸首在峡谷中化成了七个水塘,而瑶姬的尸首在山顶变成了三块巨石。

恶龙发现三块巨石是瑶姬的化身,他担心瑶姬的三魂七魄重新聚集,所以寻机来驱散瑶姬的魂魄,这才出现了刚才那一场打斗,多亏鲁班及时出手相救,才让瑶姬的魂魄没被恶龙吞噬。

瑶姬的这一番话,只听得鲁班义愤填膺,恨恶龙欺人太甚,鲁班愤愤不平,发誓要为民除害,擒住这条恶龙。

原来鲁班与瑶姬也有一段扯不断的渊源,鲁班本是大禹的传世之徒,大禹欠瑶姬当年的相助之情,鲁班精通《易经》,《易经》是瑶姬从天庭带下来的天书,所以鲁班也算是瑶姬的徒弟,鲁班自己并不知道这些渊源,但他嫉恶如仇,这种以强欺弱的事情让他碰见,又岂能袖手旁观?

鲁班让瑶姬不要害怕,骑上木鸢,顺着恶龙刚逃跑的方向一路赶去,他在空中看到峡谷深中有妖气,料定恶龙必然隐身其中,径直朝峡谷深处追去。

鲁班落下木鸢,提剑杀进谷里,恶龙真的盘在峡谷之中,峡谷里有七个水

来源9:http://b.faloo.com/729632_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