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丞相缓缓起身,他捋了捋胡须,眼中精光一闪,拱手道:“皇上,王爷开源节流之策固然精妙,然臣以为,我朝当务之急,乃是筹措军饷,加强边防啊!”
赵构眉宇间掠过一丝忧虑,边境战事吃紧,军饷确是燃眉之急。他看向孔文宣,问道:“文宣,你可有良策?”
孔文宣自然明白赵丞相的用意,开源节流需要时间,而筹措军饷刻不容缓,若自己无法给出可行之策,必然会被扣上空谈误国的帽子。他微微一笑,不慌不忙道:“赵丞相所言极是,本王以为,可效仿前朝,发行‘大宋宝钞’,以解燃眉之急。”
“发行宝钞?”赵丞相心中暗喜,这可是个好机会,他立刻反驳道,“王爷有所不知,前朝因滥发宝钞,导致通货膨胀,民不聊生,最终落得国破家亡的下场,难道王爷要重蹈覆辙吗?”
“丞相此言差矣,”孔文宣早有准备,他从容应对道,“前朝宝钞之所以失败,是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兑换机制,最终导致货币贬值,失去信用。本王建议,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宝钞的发行、兑换和监管,并以国家信用作为担保,限制宝钞发行总量,如此一来,便可避免重蹈覆辙。”
孔文宣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方案,包括宝钞的面值、发行量、兑换机制、防伪措施等等,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听得赵构频频点头。
赵丞相见皇帝对孔文宣的方案颇为赞赏,心中暗自着急,却又想不出反驳之词,只得干站在一旁,脸色铁青。
“好!”赵构一拍龙椅,赞叹道,“文宣此计甚妙!既能解决军饷问题,又不损百姓利益,实乃两全其美之策!”
“皇上英明!”群臣纷纷附和。
赵丞相见自己的计划落空,心中又气又恨,却也无可奈何。他狠狠地瞪了孔文宣一眼,拂袖退回自己的位置上。
“王爷高见,下官佩服!”李尚书突然开口,打破了朝堂上微妙的气氛。
李尚书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是一惊,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李尚书一向圆滑老练,从不轻易站队,今日却公开支持孔王爷,着实出乎众人的意料。
赵丞相更是脸色铁青,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精心策划的计划,竟然会被李尚书半路截胡。他狠狠地瞪了李尚书一眼,却见对方只是微微一笑,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李尚书所言甚是,本王亦以为,王爷之策可行。”一直沉默不语的孙将军突然开口说道。他身姿挺拔,声音洪亮,在朝堂上颇有威严。
孙将军是武将出身,向来不关心朝政,今日却一反常态,公开支持孔王爷,这让赵丞相更加感到不安。
“孙将军何出此言?”赵丞相强压住心中的怒火,问道。
孙将军朗声道:“回丞相的话,末将昨日在城外校场,检阅了新军操练,新军训练有素,士气高昂,皆是王爷整顿军务之功啊!”
原来,孔文宣在整顿军务的同时,也注重提升军队的战斗力。他借鉴了现代军队的训练方法,对士兵进行严格的训练,并定期组织军事演习,以检验训练成果。
昨日的军事演习,新军的表现令孙将军眼前一亮,他这才意识到,孔王爷的军事改革措施并非纸上谈兵,而是切实可行,效果显著。
赵丞相闻言,哑口无言。他原本想借机发难,指责孔文宣不务正业,却没想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皇上,”孔文宣再次拱手道,“臣弟愿立下军令状,若新政三年之内,不能让国库充盈,边境安宁,臣弟愿自请辞去王爷爵位,以谢皇恩!”
孔文宣这番话掷地有声,慷慨激昂,令赵构也不禁为之动容。
“好!朕相信皇弟!”赵构大声说道,目光炯炯地看着孔文宣,“皇弟只管放手去做,一切有朕为你撑腰!”
“谢皇上!”孔文宣再次跪地谢恩。
赵丞相看着意气风发的孔文宣,心中充满了怨毒和不甘。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苦心经营多年,为何却处处受制于这个初来乍到的王爷?
退朝后,赵丞相阴沉着脸,一言不发地离开了皇宫。他刚走到宫门口,便看到刘公公带着几个小太监,笑眯眯地迎了上来……
刘公公见赵丞相面色不虞,却也不点破,只是笑呵呵地迎上前去,躬身行礼道:“丞相大人,皇上请您去御书房议事。”
赵丞相心中疑惑,却也不好多问,只得跟着刘公公来到了御书房。
御书房内,赵构正在批阅奏折,见赵丞相进来,便放下手中的笔,示意他在一旁坐下。
“丞相,你对今日朝堂之事有何看法?”赵构开门见山地问道。
赵丞相心中一惊,知道皇上这是在试探自己,便斟酌着说道:“回皇上,老臣以为,王爷年轻气盛,虽有报国之心,却也需磨练一番,方能堪当大任。”
赵构不置可否,只是淡淡地说道:“朕倒是觉得,皇弟聪慧过人,颇有治国之才。今日朝堂之上,他与
手机支付宝搜索wNR1x8Y317Q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1111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 HU108 xqTHf0mcK2N¥ https://m.tb.cn/h.SSdhzY5,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1111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C4tPSALwx2Yfbp5V¥,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