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生活十多年的小镇里,出现了许多个“声名在外”的女孩。
漂亮,开始早早恋爱,恋很多爱,于是名声在外。
这些名声,在那些年当然指不好的名声,属于小镇生活的八卦谈资,聊起来总能让我们这些普通女孩找到道德制高点的快感。
这是早期嫉妒和雌竞心理。其实当时在背后讨论对这些女孩嗤之以鼻的时候,谁也不愿意承认心里对她们的羡慕。
坏女孩,是我们的鄙夷,也是我们的幻想。
在所有漂亮的“坏”女孩中,有一个当之无愧的风云人物。
她的故事横穿十几年,从小学直到她后来结婚。
让我们这些女孩同步长大后,再回头看青春时代里的她,竟惊讶的发现命运转盘的齿轮,早在那些年就开始转动。
她是从小漂亮到大的。
漂亮,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降落在一群灰暗土土的小孩身边时,显得非常亮眼,同时格格不入。
小学时因为漂亮,老师安排六一节目的时候,总是安排她站在中心位。
因为漂亮,班里最淘气的男生见到她时总是低头傻笑。
也因为漂亮激起全体女生的孤立和排斥。
加上她性格孤傲,总是一副无法靠近的样子,大家对她既好奇又生出一种想拉她下神坛的恶意。
于是流言蜚语产生。
那些对她懵懵懂懂又有好感的男生一个接一个传出和她的绯闻,她和谁好上啦、她又和谁好上啦。
在喝同一瓶水都显得男女授受不亲的年代,那些流言蜚语尺度之大,传播速度之快,令所有人突然找到社交的共同话题。
以至于五年级一夜之间她突然成为学校著名人物。
当然也会传到老师的耳朵,于是在某节语文课上班主任突然喊她的名字,说:“你们都认真听讲,别看xxx,人家以后可是要当大明星的!”
大明星三个字咬字发音很重,我清楚看见班主任轻蔑的一个白眼。
直到多年以后我才明白人性的恶意不以任何年龄、受教育程度高低甚至角色身份能得以全部消灭。
一个人对于另一个人的恶意,假如有,总会见缝插针的流露出来。哪怕这种恶意你找不到任何发生的理由。
她很早就承受了来自他人,来自我们,盛大的好奇与恶意。
和漂亮一样,利用漂亮也是一种天赋。甚至是比前者更少有的天赋。
她从来不做作业,因为总有男生愿意替她抄,桌子上四元一瓶的阿萨姆奶茶也不知道是谁放在她桌子上,但每天都有。
小学毕业,她过生日邀请了班里许多同学,但唯独又邀请了其中一个男同学的爷爷。
这个男同学很喜欢她,而他的爷爷恰好是当时划片区书记,因为接下来升初中,她想去另一个片区更好的学校。
她如愿以偿。
美貌是一张好牌,但单出只会打的稀烂,美貌加智慧却是王炸。
初中后,她找了新男同学谈恋爱,还会传出她和谁谁搞暧昧的风言风语,总之不够开化,且尚未有独立思考的那几年我们全部推波助澜过。
她因为漂亮和外界传来传去她的各种说法,终于成为小镇几个初中都知道的人物。
后来她又升到县城最好的高中,因为她当时的男朋友的父亲在县城的教育局工作。亲眼看到两个孩子相处,可能打心底认可这个未来的小儿媳。
当时上高中还是可以花钱的,分数不够钱来凑,一个人24000。
九月份高中开学,排队报名时我扭头看见她站在队伍里,我手里当时是入学成绩单600分,是初中三年爆痘努力的结果,她手里没有拿什么东西,只是站着,眼睛特别大,很高,人群里很是亮眼,更加亭亭玉立了。
伴随着年龄增长,课业繁忙,以及终于在17岁的尾巴觉醒出自己的思想。
原来懵懂的少男少女开始更少的讨论别人,更多关注自己。
高中之后,不堪的传言突然变得非常可疑又可笑,关于她的传闻断绝了桃色消息,大家提起她态度变化为,“哇,一个漂亮女神!”对啊,我感觉她可以是校花了。
关于她情感的那部分传言终究变得无聊,因为青春期荷尔蒙冲动下,越来越多人开始校园恋爱,小县城跟随经济腾飞的浪潮,社会道德和文化观念早已冲刷过三遍。
那些原本挑战人们神经的事情,可以变得理解,也或许,我们终于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看到了属于自己的天赋,开始学会理解人的复杂和不同。
后来关于她的消息变得淡薄,我们从县城考到省外,流散到各个地方,流言脱离小镇传播的温床,再也无法侵扰任何一个人。
回头看才明白,一代女孩的青春也就此告别落幕。
有一段时间,ayawawa之类的钻研男女关系情
手机支付宝搜索XeavdO831HA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