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半年拍摄完《鳄祖出世》,成片惊呆出品方!

当然,叶帆也给出了一些附加条件。

4:票房50亿以内,归属于制片方的收入中,导演分红5%,光限传媒70%,北斗娱乐10%,其他联合出品方15%。

5:票房超过50亿的部分,归属于制作方的收入中,导演分红10%,光限传媒60%,北斗娱乐15%,其他联合出品方15%。

5:票房超过70亿的部分,归属于制作方的收入中,导演分红15%,光限传媒50%,北斗娱乐20%,其他联合出品方15%。

6:票房超过100亿的部分,归属于制作方的收入中,导演分红20%,光限传媒40%,北斗娱乐25%,其他联合出品方15%。

7:票房超过150亿的部分,归属于制作方的收入中,导演分红30%,光限传媒30%,北斗娱乐25%,其他联合出品方15%。

8:票房超过200亿的部分,归属于制作方的收入中,导演分红40%,光限传媒20%,北斗娱乐25%,其他联合出品方15%。

(备注:电影票房分账涉及多方,机制复杂。在龙国,一般规则如下:

1:国家扣除(8.3%):票房先扣电影专项基金5%和营业税及附加3.3%。

2:院线影院(57%):57%票房归院线和影院,用于运营成本。

3:片方发行方(43%):余下43%由片方和发行方分配。

《遮天之鳄祖出世》为大制作电影,片方收益又需要扣除多项费用。

1:中影费用(6%):中影集团作为发行代理,收取发行代理费和技术服务费,约占总票房6%)

2:制片方收入:扣除以上的费用后,才为制作方收入,制作方包括出品方(投资公司)和制作方。

3:成本扣除:电影制作和宣发成本不可忽视,《遮天之鳄祖出世》预计制作成本为7亿,宣发成本大概3亿,总投资大概10亿。

扣除了以上所有的之后,才算是归入制片方的净利润收入,才按照以上叶帆给出的票房收入分成分配。)

其实,当叶帆提出电影票房超过150亿,甚至是超过200亿的时候,光限传媒那边大抵是不大相信的,也就欣然同意他把导演的分红提高到40%。

毕竟《哪吒2》那么火爆也就160多亿票房,这还是在有《哪吒1》的基础上,通过五年的细致打造,四千多人的团队,138家动漫公司的共同合作,才完成了这部,堪称“万龙甲”的电影。

再者,哪吒是依托于龙国传统的神话而改变的,拥有深厚的文化土壤。

而玄幻则是最近二十年才兴起的现代小说文体,并且还没有一部玄幻电影大卖过。

至于玄幻电视剧、玄幻动漫,无一例外都扑街了,还扑的很惨。

因为制作技术方面、剧本方面不过关。

所以,即便叶帆做的宣传片很火爆,但光限传媒那边仍旧不敢相信这部电影能够卖到150亿以上。

即便他们被这个剧本的精彩程度,恢弘壮阔的世界观给深深震撼住了,即便他们深入了解到了叶帆团队所拥有的领先世界的特效制作技术,但是以仅仅以龙国现在的电影市场不可能承受的住,一年出两款超过150亿的电影。

毕竟龙国的电影拍摄的再好,就像《哪吒2》一样,在海外的排片依旧受冷。

被欧美国家所抵制,很难做到全球高排片公映。

他们对于此片的预期顶多就70亿到100亿之间。

所以,对于叶帆提出的票房超出100亿的部分,就任由其设置分成比例,只要不是特别离谱就行。

……

叶帆和光限传媒那边的负责人,经过一天的线下谈判,终于敲定了这笔投资。

有了光限传媒的五亿资金,再加上其他公司投资的上亿资金,叶帆得到了6亿资金之后,迅速开始了电影的正式拍摄。

叶帆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在建立模型和打造场景方面。

尤其是在建模方面,叶帆的投入,在龙国影史,乃至世界影史,都是空前绝后的存在。

在建立模型和打造场景方面,叶帆资金的花费就超过了5.5亿!

他在现实世界,一比一打造了九条数百米长的真龙模型,每一寸构造都细致入微。

至于鳄祖没法一比一还原,毕竟那家伙遮天蔽日,恐怕万米都不足以形容其高度。

所以,只是等比例缩小,建造了一个身高一百多米的超级巨鳄模型。

还仿造了大雷音寺、部分荧惑古星、妖帝坟冢,打造了数万件各种各样的法宝器具。

这一系列的操作下来,就已经烧掉了剧组90%以上的费用。

建造这些模型和场景大概花了5个月时间。

把这些都建造之后,叶帆带领团队开始了真正的拍摄。手机支付宝搜索XeavdO831HA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b.faloo.com/1467897_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