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精锐卫所兵,震惊众大臣(求鲜花,求收藏)

王承恩看着暴怒的崇祯皇帝,有些许惊讶了。

“陛下,您怎么了?”

“把京营兵马全部集中起来,朕要好好看看!”

王承恩拗不过,不得不让京师三大营集结。

京师三大营,集结完毕足足花了三个时辰。

哪怕是天启年间,京师三大营集结完毕也才一个时辰左右。

太拉跨了。

崇祯内心吐槽了一番。

校场上,士兵们站得东倒西歪。

武器更是五花八门,完全没有了大明盛世的气象。

“陛下,三大营总兵力一万六千三百人,空额太严重了。”

王承恩将花名册递给了崇祯,低着头十分的惭愧。

“陛下,名册上一万六千三百人,实际上只有九千多人。”

啥?

崇祯一脸黑线。

“其他人哪去了?”

“被大臣们吃了空饷。”,王承恩吓得瑟瑟发抖。

“国丈周奎吃了将近两千人的空饷。”

崇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娘的,连国丈都这么坑。

大臣岂不是更坑。

这大明末年,确实一副王朝末世的景象。

“陛下,大臣们全都上书,请您坐镇京师,绝不能南迁。”

崇祯仔细的想了一下,这些大臣之所以不让自己南迁,完全是因为只要自己在京师,他们到时候把自己献给李自成,就可以继续在农民军手下继续逍遥。

很多大臣,甚至已经开始与李自成有书信往来,很是频繁。

“京营的兵马,全都给朕行动起来。”

王承恩拦住了崇祯。

“陛下,您这是作甚?”

“当然是砍了那些大臣的狗头。”

“陛下,京营很多士兵,大部分是大臣们的亲戚,甚至很多就是大臣们的亲戚和好友,都是京营的将军。”

王承恩的一句话,吓得崇祯一身冷汗。

看来朕需要动用转化的一万士兵了。

当天晚上,崇祯秘密调动了京师周围五个地方兵营的兵马。

一万名系统的百姓转化的卫所军,连夜进入了京师。

他们的武器,盔甲,全是崭新的。

精气神和士气,完全一副王朝盛世的气象。

“陛下,我们奉命前来,请您指示。”

“都来了,京城立即戒严!”

第二天一大早,整个京师,都戒严了。

大臣们上朝的时候看着皇宫内,装备崭新的卫所兵,一个个都蒙了。

“陛下,这怎么这么多的地方卫所兵?”,国丈周奎有些许慌张了。

大臣们左顾右盼,战战兢兢。

“陛下,这些士兵在朝堂之上,怕是不雅,而且带着兵器,万一造反,很是不妥。”,兵部尚书战战兢兢的说道。

崇祯指着兵部尚书,大骂:“你们这帮庸才,大明这些年,和建奴打,把九边精锐打没了,和农民军打,把大明多年的精锐打没了,你们说说现在,大明还有什么?”

兵部尚书低着头,指着南方。

“陛下,南方还在,我们干脆南迁。”

其他大臣纷纷看向了兵部尚书。

兵部尚书瞬间不说话了。

“陛下,我们大明还有吴三桂将军的关宁铁骑,还有左良玉总督的五十万大军,还有刘良佐的十万大军,我们大军还多的是。”,国丈周奎连忙劝说。

崇祯知道,左良玉根本就是听宣不听调,刘良佐也称病,不敢来勤王。

“可朕发布勤王令,就只有唐通带着八千人马来勤王,其他部队一动不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大臣们都默不作声,唐通被派遣到居庸关去防御去了,也是大臣们的提议。

“陛下,左良玉将军已经上交了出兵计划,刘良佐总督因为病了,无法出兵,吴三桂总督,因为没有足够的军饷,士兵们都不愿意出发。”

崇祯听到大臣们的解释,心情异常的沉痛。

天下将领之所以不愿意勤王,纯粹是没穿越之前,崇祯一系列操作,寒了将士们的心。

特别是孙传庭战死,崇祯连一个封号都没有给他,彻底寒了天下将士们的心。

作为穿越来的崇祯,此时已经捋顺了大明存在的情况。

而且崇祯最关键的一个原因,不信任武将。

武将带兵打仗,都会安排一个太监作为监军。

关键这些太监监军水平太低,反倒是让很多将军心生不满。

考虑周全之后,崇祯已经彻底醒悟。

“今日,反贼李自成的大军已经攻打到山西府,诸位有何看法?”

来源9:http://b.faloo.com/1233360_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