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整肃军镇 剑逼沈阳

台下诸军将缄口不言,席上的美食无人动筷,厅堂里静谧的有些压抑。

“你们怎么不动筷呃!是否我李华梅面子不够?”

孙传庭,左懋第,叶廷桂,邱民仰倒是动箸吃了起来,孙传庭微笑看着诸军将。

“李少校,我敬你一杯,先干为敬!”宣府总兵杨国柱站了起来,遥敬李华梅一杯。

杨国柱想起那天撤军路上还心有余悸,部队从松山撤出后,遇济尔哈郎与多铎的围杀。如不是李少校的部下,怕是憋屈殉了国。

杨国柱自是不怕死的,他本义州世袭军家,这些年来随朝廷召令,南征北战,功累至宣府总兵。

史上杨国柱在松锦大战中是第一个殉国的总兵,其在增援锦州途中,中清军设伏,壮烈殉国!身后更是家无资财,是一名难得的好军将。

杨国柱想到这些年征战无算,更想起卢督师,不禁盈泪满匡,当初只他与虎大威突围而出,唉,卢帅……

“王总兵,曹总兵吃呀!你俩不吃,我怪不好意思的!”杨国柱招呼两人道!

左都督提督总兵官祖大寿心里极度不安,看低头慢咽的督师洪承畴,心里沒底,抬头看了一眼孙传庭,目光相对,孙传庭假意的笑容让他侷促更甚。

“李少校大人,我等交出兵权该如何安置,大人?”

李华梅看了堂下的祖大寿,来辽东之前到是听孙传庭说过这么一个人物,在满清与大明之间来回横跳,是辽东的军镇世家,也是辽东的一霸,以前袁崇焕敢动毛文龙,对祖家却是无可奈何的。

1430年(宣德五年)宁远城筑成,南直隶滁州军官祖庆领一家老少在宁远驻守,就此安家落户下来。

世代繁衍,世袭明朝宁远卫军职,并不断提升,成为宁远望族。祖大寿其祖,祖仁是万历年间镇守宁远的的援剿总兵。其父祖承训曾随辽东总兵官,宁远伯李成梁东征西讨,累积战功升至副总兵。

祖大寿年轻时曾随父出征朝鲜,1602年(万历三十一年)祖承训年老退休。作为长子祖大寿袭职,任宁远卫指挥佥事。

祖大寿自年轻起,戎马征战半生,期间也遭朝庭因其败仗,被明神宗万历下旨监候处决。其家累世经营起的威望,人脉助其逃过一劫!

二百余年的繁衍,发展,祖家在辽东树大根深,与当地望族,军将勋贵缔结联姻,后世鼎鼎大名的平西王,吴三桂,便是祖大寿的亲外甥。

祖家其家族子弟均在辽东军中掌任要职,祖大乐,祖大成,祖大弼,后辈祖泽远,祖泽沛,祖泽盛,祖泽法,祖泽润都是上至总兵,下至副将,参将,游击等各级军官,其家族不愧辽东第一世家!

朝廷从天启年开始,二十几年下来,每年拨下的五六百万两辽响,就是以祖大寿为首这些辽东的将门世家上下其手,参与漂没侵吞,甚至于袁崇焕也可能深陷其中,在后世争议颇大!

“钦差”孙传庭,熟捻军伍,李华梅给他的任务是整顿军务,清理辽东军这些盘根错结,祸害颇深的“将门”!左懋第由叶廷桂辅助,主持对历年辽饷核算,对侵吞辽响甚至当地侵土强占的这些人,进行抄家清算!

“祖大寿,嗯,我听人提起过你,你作为辽东的军将世家世代从军,在朝廷与满清之间反复横跳,很有意思,很有意思!”

祖大寿听李华梅的话,整个人懵了,脑袋一片空白,惊骇的差点瘫软在地。祖大寿以前恃着辽东军镇影响力跟朝庭,跟崇祯讨价还价,朝庭奈何不了自己。今时不同往日,在知道这些海国人厉害之后,很难有反抗之心!

“你怎么不说话了?我问你。朝廷每年拔下来数百万两饷银。你们弄到何处去了?别给我说啊,都用了修筑城池堡垒,招兵卖马上了,别糊弄我,在京城,我可是抄了满朝的文武百官!”

“没有一人逃得过,八九天前,一千四百来号人,满朝的文武全被被我送到海军监狱去了,他们是死是活量刑吧?”

李华梅冷冷注视着祖大寿,又看着堂下诸军将,说道:

“我这不是与你们商量,你们作为总兵,副将,参将,甚至游击,你们其行其德,我不想动用手段,否则想轻松度过,那想都不用想!”

李华梅话音没落,堂下的辽东出身的总兵,军将,包括几个外地调来的总兵内心惴惴不安,越发慌惧!

祖大寿整个人已吓得瘫软在地,喃喃失语!

吴三桂与祖大寿是亲戚关系,他本人也是心慌慌乱,好长时间没收到京师父亲的消息!

在李华梅的斥责声中,辽东几个内心惶恐的军将跪倒在地!

“把他们带下去吧,好好的审问他们,把他们侵吞的饷银财资,一个子都别给我少的吐出来!”

“左先生,由你去主持吧,并负责抄家,谁敢阻拦给我杀了!”

李华梅杀气腾腾的话,吓傻了诸多总兵将官,洪承畴默默不语,低下头来!

来源9:http://b.faloo.com/1343438_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