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娘的!当老子是瞎子?!”李云龙站在团部屋顶,望远镜死死锁定那架耀武扬威的飞机,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他转头对王承柱吼道:“柱子!给老子把高射机枪(缴获的九二式重机枪加装简易高射架)架到后山!下次这铁鸟敢再飞这么低,给老子把它翅膀打折!打不下来也得吓它一身鸟屎!”
地面上,暗流涌动。杨村外围,新一团增设的明暗哨和巡逻队,与日军小股侦察部队、汉奸特务的遭遇战陡然增多。魏和尚的警卫侦察营如同猎犬,频繁出击,抓舌头、破袭渗透小组,缴获的日军地图上,杨村和新一团相关区域的标注越来越详细,压力如同无形的网,悄然收紧。
“小鬼子这是盯上咱们这块肥肉了。”赵刚忧心忡忡地看着地图上新增的敌情标记,“兵工所、咱们的规模,都成了他们的眼中钉。”
“盯上才好!”李云龙冷笑,眼中闪烁着狼性的光芒,“老子就怕他们不来!正好拿他们的血,给咱新兵练练胆,给咱新炮开开荤!”他下令各营连加强战备,训练强度再提升,尤其强化防空、防渗透演练。杨村,如同一只浑身绷紧、蓄势待发的刺猬。
就在这紧张的氛围中,总部安排的一批“友军观摩团”抵达杨村。名义上是学习新一团的训练经验,实则是统战需要,展示八路军力量,震慑某些摇摆势力。带队者,赫然是晋绥军358团团长,楚云飞!
楚云飞一行,军容严整,呢子军装笔挺,马靴锃亮,与八路军战士的粗布灰衣形成鲜明对比。楚云飞本人,面容英挺,气质儒雅中带着军人的刚毅,眼神锐利而深邃,不动声色地打量着杨村的一切:热火朝天的训练场,纪律严明的岗哨,还有那隐隐传来金属轰鸣的“神秘区域”。
“云龙兄!久仰大名!今日一见,果然虎威赫赫!”楚云飞拱手行礼,风度翩翩。
“哈哈!楚团长!贵客临门,有失远迎啊!”李云龙大笑着迎上去,热情地握住楚云飞的手,力道不小,“什么虎威,都是被小鬼子逼出来的土把式!来来来,里面请!让兄弟我尽尽地主之谊!”
接风宴自然还是地瓜烧配炖菜。酒过三巡,气氛热络了些。楚云飞对新一团的训练法和战斗精神赞不绝口,尤其对山崎大队的神速覆灭印象深刻。
“云龙兄用兵如神,治军有方,实乃我辈楷模。贵部之装备、士气,与传闻中已不可同日而语。”楚云飞举杯,言语真诚却也带着探究。
“楚团长过奖了!”李云龙摆摆手,看似随意,眼神却异常清亮,“装备?都是小鬼子‘送’的!咱就靠这个!”他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还有弟兄们这股子心气!为啥?因为咱知道为谁打仗!打鬼子,保家卫国,救咱中国!”
他放下酒杯,身子微微前倾,声音压低了几分,带着一种过来人般的沉重:“楚团长,你是明白人。咱中国这些年,太苦了!洋人欺负,朝廷无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为啥?根子烂了!老蒋那套,表面上光鲜,可骨子里还是官僚买办、地主老爷骑在老百姓头上拉屎拉尿!他们心里有国家吗?有咱四万万穷苦百姓吗?没有!他们只有自己的地盘,自己的小算盘!”
楚云飞眉头微蹙,但并未打断,只是静静听着。
李云龙继续,语气愈发沉痛而有力:“再看看小鬼子为啥敢这么狂?就是看准了咱们一盘散沙!看准了有人只顾着窝里斗,保存实力!可这样下去,行吗?不行!亡国灭种就在眼前!”
他话锋一转,眼中爆发出强烈的光芒:“出路在哪?咱八路军的路子,就是答案!发动老百姓,依靠老百姓!官兵平等,上下同心!没有那些弯弯绕绕的官僚习气!打鬼子就是打鬼子,保家就是保家!为啥咱新一团能从一个‘发面团’打成今天这样?为啥咱的兵工所能用‘破烂’造出杀敌的利器?为啥战士们敢拼命?因为咱知道,咱不是在为哪个长官打仗,是在为身后的爹娘妻儿,为咱这个被欺负了百年的国家打仗!只有拧成一股绳,断了那些腐朽的根子,才能真正救中国!”
李云龙没有直接提任何敏感词汇,但他的每一句话,都像重锤敲在楚云飞的心坎上。他用最朴素的战场现实和家国情怀,剖析着国民党的痼疾,暗示着唯有彻底的革命和人民的觉醒,才能挽救这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他引用的史实(洋人欺负、朝廷无能、军阀混战)和揭露的现实(官僚买办、地主压迫、派系倾轧),都精准地戳中了楚云飞这个爱国军人内心深处的忧虑与迷茫。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
手机支付宝搜索XeavdO831HA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