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驱散了薄雾,也将昨夜的寒意一并带走。
林渊没有片刻休息,直接在单元楼下那片相对干净的空地上,架起了一口硕大的铁锅。
他从安全屋里搬出几张桌椅,叮叮当当的声响很快吸引了楼里幸存者的注意。
人们从窗户里探出头,好奇又警惕地观望着。
当锅里的水开始冒出热气时,林渊清了清嗓子,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楼栋:“各位邻居,从今天起,每天中午十二点,这里会供应热汤面。免费,但需要凭‘互助积分卡’领取。”
“积分卡?”一个年轻的声音从人群中传来,是住在五楼的刘浩,他扶了扶眼镜,满脸都是好奇,“那是什么东西?哪来的?”
林渊似乎早料到会有此一问,不慌不忙地从兜里掏出一叠薄片。
阳光下,那些薄片反射着金属的冷光,仔细一看,竟是用废弃的电路板切割而成,边缘打磨得颇为光滑,上面还用小刀刻着独一无二的编号。
“这个,”林渊举起一张,“就是积分卡。很简单,为我们这个临时的家做出贡献,就能获得积分。帮忙巡逻站岗、加固围墙、搬运收集来的物资、送水,都算积分。规矩也简单,一人一天最多领一碗,多劳多得。”
话音刚落,人群中立刻爆发出压抑的议论声。
住在三楼的李婶激动得脸都红了,她快步走下楼,大声说道:“这……这可比赵德海那伙人强太多了!他们只知道按人头收粮,谁家有困难都不管,我们家老婆子腿脚不方便,差点就没粮吃了!”
旁边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是退休前当过车间主任的老王,他重重地点了点头,镜片后的眼睛里闪着赞许的光:“有规矩,才有秩序。小林这法子好,让大家伙儿都有个盼头,不养闲人,也不亏待做事的人。”
林渊将临时厨房的核心区域设在了单元楼一楼的大厅里,这里相对安全,也方便管理。
表面上看,他只是在亲力亲为地煮面,实际上,他早已在无人注意的角落,将一个废弃的食堂灶台、一套破损的家用净水系统和一台半毁的商用冷藏库悄悄合成了全新的物品。
【废弃灶台+净水系统+冷藏库=智能烹饪站(节能型)】
这个外表平平无奇的烹饪站,内里却大有乾坤,不仅能自动控温、高温消毒,还能根据预设程序,精准配比营养成分。
他让心思细腻的夏栀负责在前台分发面条和登记积分,自己则在后厨上演着“手工煮面”的独角戏。
当然,所谓的面条,也都是系统合成的产物。
【小麦粉x3+蛋白粉x1=高能营养面饼】
【兽骨x1+药材x2=滋补汤剂】
合成的面饼被烹饪站自动切成均匀的面条,口感筋道,而汤底则浓郁鲜香,蕴含着远超普通食物的能量。
这样一碗看似简单的热汤面,足以支撑一个成年人三天的基础能量消耗。
技术宅刘浩领到面后,并没有立刻狼吞虎咽,他端着碗,绕到厨房侧面,偷偷观察着。
很快,他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那口巨大的铁锅下面,根本没有柴火,也没有看到任何燃气管道,但锅里的汤却始终保持着沸腾的状态。
他凑到林渊身边,压低声音,像是在分享一个天大的秘密:“林哥,你这灶……是恒温的?用的什么黑科技?”
林渊回头看了他一眼,脸上露出一抹神秘的微笑:“祖传秘方,不能说。”
有了稳定的食物来源,人心迅速安定下来。
老王主动请缨,利用自己过去在厂医务室学到的知识,担任起了“医疗组组长”。
林渊二话不说,直接提供了一个【高效急救包】,里面不仅有常规药物,还有几支能快速愈合伤口的特效喷雾。
靠着这些,老王成功救治了六名在搜寻物资时受伤的居民。
李婶则发挥了她的组织能力,带着楼里的妇女们清理楼道垃圾,设置雨水收集装置,整个居住环境焕然一新。
刘浩则名正言顺地接管了“电力维护”的工作。
他每天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拿着一个万用表,偷偷记录林渊家门口电表的数据规律,试图破解他家“永不断电”的秘密。
他发现,无论白天黑夜,林渊家的用电量都维持在一个极其稳定且不算高的数值上,这完全不符合常理。
林渊对刘浩的小动作看在眼里,却不动声色。
他反而找到刘浩,名义上是让他“独立负责整个单元楼的临时电路规划”,并“奖励”了他一瓶看起来像是普通能量饮料的东西。
【提神饮料:饮用后可使精神高度集中,消除疲劳,持续12小时。】
刘浩没多想,当晚为了赶制电路图,便拧开喝了下去。
一股清凉的激流从喉咙直冲大脑,瞬间,所有的困意和疲乏一扫而空,他的思维变得前
手机支付宝搜索wNR1x8Y317Q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1111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 HU108 xqTHf0mcK2N¥ https://m.tb.cn/h.SSdhzY5,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1111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C4tPSALwx2Yfbp5V¥,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