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的农舍虽然破败,但至少提供了一个相对干燥、可以思考的角落。冰冷的馒头和热水下肚,驱散了部分寒意,但陆仁知道,真正的温暖和安全,需要靠自己去创造。
他的第一个目标,是火。
他在农舍里仔细搜寻,幸运地找到了一些被遗弃的、受潮但尚未完全腐烂的木头,还有一个锈迹斑斑但还能用的破铁盆。他用最原始的方法——钻木取火——耗费了近乎全部耐心和体力,才终于点燃了一小簇微弱的火焰。
橘红色的火苗在铁盆中跳跃升腾,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温暖,更有一种心理上的慰藉和希望。他小心翼翼地添加着细小的木柴,烘烤着依旧潮湿的衣服,感觉自己冻僵的血液和思维都随着这温暖重新流动起来。
接下来,是探索与规划。
他仔细检查了这个临时据点。农舍有一个主间和一个更破败的灶间,屋顶有部分坍塌,但主体结构尚算完整。后院有一口早已干涸的废井,和一小片被荒草覆盖的土地。这里偏僻、隐蔽,暂时安全。
然后,他拿出了他仅剩的两样宝藏:U盘和古籍临摹稿。
U盘里的信息至关重要,但他现在没有电脑,无法读取。他只能依靠记忆,反复回忆在网咖看到的关键内容:“普罗米修斯项目”、“迭代4.7”、“成分K7-19的神经毒性”、“共鸣增幅器”、“外部干扰信号与传统镇静方案的共鸣”……每一个词都沉甸甸的,揭示着一个庞大而危险的阴谋。
他的目光落在那些古籍临摹稿上。那些模糊的图案和支离破碎的感应,之前更多是作为一种意念引导的辅助。但现在,结合U盘里提到的“传统镇静方案”,他忽然有了一种新的视角。
这些古籍记载的,或许就是“传统镇静方案”的原始体系和理论基础!而仁川公司,走的是一条粗暴歪曲、强行激进的歧路!
他再次沉浸心神,仔细感悟那些图案。
那“多层滤网”的图案,是否就是一种古老的能量提纯和平衡装置的设计图?那“藤蔓缠绕古树”的图案,强调的“韧性”与“持久”,是否正是对抗化学药剂猛烈副作用的钥匙?那“星轨交汇”的图案,暗示的“平衡”与“牵引”,是否关乎不同能量(或者说不同“属性”)之间的调和与共振?
越是思考,他越觉得这古籍博大精深,而自己之前的运用,只是摸到了皮毛。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他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实验室”和“材料来源”。这就是他想到培育菌群的原因。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陆仁就出发了。他需要工具和样本。
他徒步走了很远,用最后一点钱在一个偏僻的农贸市场买到了最便宜的东西:几个大小不一的透明玻璃罐、一袋小苏打、一瓶白醋、一些棉花、还有一把小铲子和一叠旧报纸。剩下的钱,他只买了最基础的食物——一大袋米和一点咸菜。
回程的路上,他格外留意河岸、树林边缘等潮湿阴暗的地方,尤其是那些腐烂的木头和落叶堆积之处。他回忆着在净化站通道和地下空间里看到的那种菌膜的生长环境——潮湿、阴暗、靠近水源(虽然是废水)、且有某种特定的能量(精神污染)环境。
他小心翼翼地用铲子刮取了一些看起来颜色暗沉、质地特殊的泥土、腐烂木质和苔藓样本,分别用报纸包好。他甚至冒险再次接近了那个排污口附近(确认没有异常后),极其谨慎地刮取了一点点附着在岩石上的、几乎看不见的乳白色痕迹——他希望这就是那种奇异菌群的孢子或菌丝片段。
回到农舍,他的“实验室”搭建开始了。
他将玻璃罐清洗干净,用开水简单烫过。用小苏打和白醋模拟出酸性和碱性的微小环境。将采集来的不同样本分别放入不同的罐子中,加入少量净水保持湿润,用扎孔的棉花团封口,制造简易的培育基。
他没有高科技设备,只能依靠最土的办法,设置不同的变量(不同基质、不同酸碱度、是否含有他从排污口采集的“疑似样本”),期待能有幸运的发现。
做完这一切,他已经筋疲力尽。但他没有休息,而是再次坐到了火盆边,拿起了古籍临摹稿和一支捡来的铅笔。
他有一个更大胆的猜想。
既然意念可以影响现实,可以引导饮料属性,甚至可以刺激菌群……那么,它能否用来……辅助解读?
他集中精神,不是去“看”那些模糊的图案和看不懂的文字,而是将自己的意念——那种强烈渴望“理解”和“解密”的意愿——缓缓灌注到临摹稿中。
起初,什么也没有发生。
但他没有气馁,持续保持着那种专注的、探寻的意念状态,目光缓缓扫过那些古老的线条和符号。
渐渐地,一种极其微妙的感觉开始浮现。当他目光扫过某几个特定的、类似容器的图案时,指尖会传来微弱的“包容”或“承载”感。扫过某些植物图案时,会隐约捕捉到“舒缓”或“激发”的意味。而当
手机支付宝搜索wNR1x8Y317Q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1111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 HU108 xqTHf0mcK2N¥ https://m.tb.cn/h.SSdhzY5,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1111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C4tPSALwx2Yfbp5V¥,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