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破天在稳固了筑基境界后,并未离开这片被他视为“福地”的荒芜山脉。一方面,外界巫妖大战正酣,危机四伏,他修为低微,出去也是凶多吉少;另一方面,他内心深处对那位“石头前辈”充满了依赖与感激,总觉得留在此处,或许还能得到些许指点。他甚至在石缝旁用碎石搭了个简易的窝棚,每日除了修炼,便是对着那块温润的石头说话,汇报修行进度,倾诉心中迷茫,虽得不到回应,却亦觉心安。
李清风虽将主要注意力投向了更宏大的布局,但对石破天这个“一号样本”的监测并未停止。石破天那带着星辰特性的真元运转,他对优化后呼吸法的进一步理解和本能调整,甚至他日常活动对周围微观磁场产生的细微影响,都成了李清风数据库中宝贵的连续观测数据。
“样本个体适应性良好,引入变量呈现正向反馈。社会性行为(单向交流)可能对心境稳定有促进作用。”李清风记录着,同时开始以石破天所在的节点为原点,进一步拓展他的“灵网”。
他的意识如同无形的蛛丝,以地脉为经纬,以重塑的灵脉节点为基站,悄无声息地向四面八方蔓延。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极其谨慎和精细。他需要避开那些灵气浓郁、可能有强大修士或妖族盘踞的区域,主要沿着灵气贫瘠的“荒漠”地带和地壳深处能量流动的缝隙延伸。
每延伸一段距离,他便会选择一个地质结构稳定、能量相对惰性的点,留下一个微弱的“印记”。这个印记并非实体,而是一缕高度压缩的、带有他独特频率的电磁-引力复合场,它能像中继器一样,接收、放大并转发李清风感知到的信息,同时维持着周边极小范围内力场的稳定。
渐渐地,一张覆盖了方圆数万里荒芜之地及部分边缘人族聚集区地下的、无形的“灵网”初步织就。这张网并非用于攻击或防御,其主要功能是“感知”和“微调”。
通过这张网,李清风能更清晰地“看到”这片区域内的能量流动(灵气、煞气、地脉波动)、生命场分布(凡人、低阶修士、精怪)、乃至一些微弱因果线的纠缠。他就像在洪荒世界的底层安装了一个分布式的传感器网络。
基于这张灵网,他的干预变得更加精准和高效。
千里外,一个人族小部落正面临大旱,水源即将枯竭。李清风通过灵网感知到地下深处有一条隐蔽的水脉,但被致密的岩层阻断。他并未直接开凿,而是引动水脉上方岩层的应力,制造了一次微小的、恰到好处的地壳松动。“轰隆”一声轻响,一股清泉从山壁裂缝中涌出,解决了部落的燃眉之急。部落族人跪拜天地,感谢上苍,却不知是地底灵网的一次精确计算。
另一处,几名低阶修士被一头相当于金丹初期的妖兽追杀,逃入一片怪石嶙峋的山谷。李清风调动山谷中的地磁场,形成复杂的磁力迷宫,同时subtly(微妙地)干扰了妖兽对气味和灵气波动的感知,使其屡次与修士们擦身而过却无法捕捉,最终悻悻离去。修士们惊魂未定,只道是山谷地形奇特,侥幸逃生。
这些干预,李清风都力求将其伪装成“自然现象”或“巧合”,避免引起任何存在的注意。他就像一個隐藏在幕后的导演,精心安排着舞台上的灯光和音效,引导着演员们(那些微小的生灵)的命运走向,而演员们自身却浑然不觉。
然而,洪荒天地,因果交织,并非所有事情都能完全掩盖。
这一日,李清风的灵网感知到,在距离他核心领域约三万里的一处濒临破碎的小型洞天碎片附近,爆发了一场小规模但能量层级不低的冲突。冲突双方,一方是几名身上带着明显西方教功法痕迹的修士(可能是当初被他无意所救那几人的同门),另一方,则是几个煞气冲天、行事狠辣的阿修罗族。
阿修罗族是冥河老祖所创,天生好战,对西方教弟子更是视为死敌。双方为了争夺那洞天碎片中可能残存的灵物,大打出手。西方教弟子结阵防御,佛光普照,但阿修罗族攻势诡异,血煞之气不断侵蚀佛光,眼看西方教弟子就要支撑不住。
李清风本能地不想插手这种带有明显教派色彩的冲突,牵扯因果太大。他打算像往常一样,稍作观察便撤回感知。
但就在他意识扫过那片战场时,灵网反馈回来一个极其细微却让他心神一动的信号——在那破碎的洞天碎片深处,有一种奇异的能量波动,与他正在研究和利用的“场”的力量,产生了一种罕见的共鸣!那似乎是一种……天然形成的、能够稳定和放大特定力场的奇异晶体?
科研者的好奇心瞬间被勾起。这东西,对他的灵网构建和力量恢复,或许有大用!
就在他犹豫的刹那,战场上异变陡生!一名阿修罗悍然自爆了伴生魔宝,狂暴的血煞能量瞬间冲垮了佛光防御,一名西方教弟子当场形神俱灭,其余几人也重伤喷血,局面瞬间崩溃。
“观测到高价值未知材料。介入风险与收益需重新评估。”李清风的意识高速运转。直接抢夺?不行,太暴露。引导他们两败俱伤?似乎可行,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