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面圣波折
江将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衫,迈着沉稳的步伐再次朝着宫殿内走去。每一步都仿佛踏在自己的命运之路上,他心中清楚,此次进宫,成败在此一举。周围侍卫的目光如炬,却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决心。踏入宫殿的那一刻,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他暗暗握紧拳头,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一切。
当江将来到宫门口时,却被几名侍卫伸手拦住。“站住!你是何人,未经通传,不得擅自入宫!”为首的侍卫面色冷峻,眼神中透着警惕。江将心中一紧,没想到进宫面圣之路竟如此坎坷,他赶忙说道:“我乃江将,是奉楚国高层之命进宫面圣,还望各位通融。”
那侍卫上下打量了江将一番,见他虽是一身素袍,但气质不凡,却仍不为所动:“口说无凭,可有令牌或文书?”江将心中焦急,他确实没有携带相关凭证,正思忖着如何应对,忽然灵机一动:“各位想必也听说过策论会,我在会上阐述连横之策,引起了诸多大人的关注,此次正是楚王召见,商讨连横大计,若耽误了大事,恐怕各位也担待不起。”
侍卫们听闻策论会,不禁面面相觑,他们也的确有所耳闻。就在这时,一位身着官服的小吏路过,江将连忙上前,拱手说道:“烦请大人帮忙通传一声,江将求见楚王,事关楚国兴衰。”小吏见江将言辞恳切,又想到策论会上江将的名声,犹豫片刻后说道:“好吧,我且帮你通传,但成不成,就看楚王的意思了。”
过了一会儿,小吏匆匆返回,说道:“楚王准你进宫,随我来吧。”江将心中一喜,连忙谢过,跟着小吏向宫内走去。一路上,宫殿的宏伟壮丽让江将目不暇接,但他此刻无心欣赏,满脑子都是如何说服楚王接受连横之策。
进入宫殿内,只见楚王高坐于王座之上,神色威严。江将赶忙上前,恭敬地行礼:“草民江将,拜见楚王。”楚王微微点头,目光在江将身上打量了一番:“你便是江将,听闻你在策论会上大谈连横之策,今日且再详细说说,这连横之策究竟有何妙处,能让你如此推崇?”
江将刚要开口,却见一旁的宠臣轻咳一声,阴阳怪气地说道:“陛下,这江将不过是个出身寒微的谋士,能有什么真知灼见,恐怕是想借此机会在陛下跟前博个前程罢了。”楚王听闻,眉头微微一皱,目光中多了几分审视。
江将心中愤怒,但脸上仍保持着恭敬,他镇定地说道:“陛下,出身寒微并不代表无才,古往今来,多少贤能之士皆出身平凡,却能为国家立下不世之功。草民所献连横之策,实是为楚国长远计。如今七国纷争,楚国若想独善其身,难上加难。连横之策可联合他国,共同应对各方威胁,增强楚国在诸侯中的影响力,进而扩张领土,成就霸业。”
宠臣却冷笑一声:“哼,说得倒是轻巧,联合他国,谈何容易?万一他国心怀不轨,楚国岂不是引狼入室?陛下,此人言辞浮夸,不可轻信。”
江将看向宠臣,目光坚定:“大人此言差矣,草民并非信口开河。连横之策并非盲目联合,而是通过利益权衡,让各国相互制约,形成稳固的联盟。况且,楚国实力雄厚,在联盟中占据重要地位,他国岂敢轻易背叛?”
楚王微微颔首,陷入沉思。江将见状,心中燃起一丝希望,继续说道:“陛下,如今天下大乱,百姓生灵涂炭,楚国若能凭借连横之策,结束乱世,必能赢得天下民心,成就千古霸业。”
宠臣却不依不饶:“陛下,江将所言虽动听,但终究只是纸上谈兵。楚国向来有自己的发展策略,何必听信这无名小卒的胡言乱语。”
楚王在宠臣的不断诋毁下,脸色渐渐变得冷淡,他摆了摆手:“江将,你所言连横之策,容朕再考虑考虑,你且先退下吧。”
江将心中一沉,知道此次面圣并不顺利,但他仍不甘心,说道:“陛下,草民恳请陛下再给草民一次机会,让草民详细阐述其中利弊。”
楚王却已有些不耐烦:“退下吧,朕自有主张。”
江将无奈,只得行礼退下。走出宫殿时,他心中五味杂陈,望着宫殿外的天空,暗暗发誓,一定要想办法改变楚王的看法,让连横之策得以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