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擒获张彪,逼其交出县令印

晨光刺破北岭校场的尘雾,张彪双膝陷在泥里,铁链从脖颈垂下,拖出一道湿痕。狗剩站在他身后,手没离刀柄,靴底碾着一段烧焦的告示残角。

沈砚之从高台走下,脚步不快,却每一步都像踩在人心上。他停在张彪三步外,没说话,只对沈冲抬了下手。

沈冲立刻上前,捧着那本战功簿翻开,声音清亮:“十八坞堡归附,七姓豪强纳籍,流民有田,饥者得食——皆奉护乡尉令。”

张彪猛地抬头,嘴角抽动:“你们……竟敢当众宣读私录名册?我乃朝廷命官,汾阴县令!你这是以下犯上!”

“你是?”沈砚之冷笑,“那你叫一声‘大人’,看看有没有人应。”

张彪咬牙,喉头滚动,终于嘶吼而出:“本官在此!谁敢不跪!”

无人回应。

两侧跪降的隋兵低着头,连眼皮都没抬。风卷起一张告示贴在他背上,墨字朝天:“放下兵器,换粮换衣。”

沈砚之俯身,盯着他的眼睛:“你说你是官,可百姓认你吗?兵士听你吗?连你调来的粮车都烧在西涧,还有谁替你喊一声‘县令到’?”

张彪嘴唇颤抖,忽然挣扎着要站起,却被狗剩一脚踹回原地。

“你无权审我!”他怒吼,“我是圣旨任命的命官,你不过一介流民首领,凭什么过问政事!”

“凭这个。”沈砚之从袖中抽出一封密信,抖开,“昨夜截的。上面写得清楚:‘事成后分粮三成,兵马由张公节制’。你还真把自己当土皇帝了?调兵不是为平乱,是为劫粮自肥。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早把汾阴当自家仓廪,想搬多少搬多少?”

张彪脸色骤变,瞳孔猛缩:“你……你不能公开这封信!”

“为什么不能?”沈砚之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锤,“让全城知道,他们的县令宁可饿死百姓,也要勾结外军抢粮?让他们知道,你宁愿烧掉救命口粮,也不愿开仓放赈?”

他逼近一步,压低嗓音:“你觉得,那些饿疯了的人,会怎么对你妻儿?”

张彪浑身一震,眼底闪过一丝恐惧。

沈砚之不再看他,转身就走,只留下一句话:“狗剩,把他关进旧衙偏室,饭照给,印的事,让他想通为止。”

狗剩押着张彪起身,铁链哗啦作响。张彪踉跄几步,突然停下,喉咙里挤出一声嘶哑的喊:“等等!”

沈砚之没有回头。

“我交……我交印。”张彪声音发抖,双手哆嗦着探入怀中,摸出一个油布包裹的小囊。他解开系绳,掏出一枚铜印——螭钮雕工粗劣,正面六字:“汾阴县令之印”。

他双膝重重砸地,双手捧起:“给你……只求别动我妻儿……别让他们挨饿……”

沈砚之这才转身,接过铜印,迎着晨光细看。印文清晰,边角无损,确是官造之物。他轻轻摩挲片刻,收入袖中。

“狗剩。”他淡淡开口。

“在。”

“看好他,别让人打扰他清净。”

狗剩应声领命,押着张彪往旧衙方向去。沈砚之立在校场中央,手中袖袋微沉,指尖隔着布料触着那枚铜印的棱角。

远处县城轮廓在晨光中浮现,城门半开,守卒换岗。

沈冲抱着战功簿站在点将台下,抬头望他。

沈砚之抬起手,缓缓攥紧。

那一刻,他没有下令,也没有说话。

但校场上的甲字营已自发列阵,三百副连弩齐抬,箭锋指向县城方向。

狗剩押着张彪走过第一道门槛时,听见身后传来一声短促的鼓响。

那是操练信号。

可今日并未安排训练。

张彪回头看了一眼,只见沈砚之仍站在原地,手已放下,袖口垂落,遮住了那枚铜印。

甲字营前排一名弩手调整肩带,皮革摩擦发出轻响。

另一人低头检查箭槽,发现卡了一粒沙。

他抠出来,弹指甩向空中。

沙粒飞出去三尺,落在一面倒地的敌旗上。

那旗原本缝在护乡队战旗左侧,此刻被风吹起一角,露出底下尚未拆净的旧字迹。

沈砚之的目光扫过那面旗。

随即移开。

他迈步走向点将台,靴底碾过一块碎陶片,发出脆响。

台边鼓架旁,新刻的令字还未上漆,刀痕深而直。

沈冲捧着簿子跟上来,正要开口,却被他抬手止住。

沈砚之从袖中取出铜印,放在鼓面。

静了几息。

他伸手,用指腹抹过印文,仿佛在确认某个早已知晓的答案。

然后他说:“传令李三柱。”

沈冲提笔待录。

“带五十人,去南门粮道巡查。”

“是。”

“再
手机支付宝搜索wNR1x8Y317Q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1111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 HU108 xqTHf0mcK2N¥ https://m.tb.cn/h.SSdhzY5,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1111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C4tPSALwx2Yfbp5V¥,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b.faloo.com/1500163_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