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行军驻扎在米底亚高原上。
夜晚,恩奇都召集军官们进行会议,商讨对策。
由于目前的紧迫形势,第一团和第七团的军官们都认为,两支部队的合并势在必行。
合并后,新军被命名为:“平原自由军团”。
众位军官都一致推举恩奇都担任军团长官,但他很谦虚,不肯担任军队的司令,只当了个参谋长,却主管着军事作战指挥、后勤、人事任免等重要实务。
他不想太抛头露面引起亚述人的注意,而军团长职务就留给了德昆担任,专门主管清洁卫生工作。
军团下设两个团队,分别为平原自由军的第一团和第二团,第一团团长为维拉,第二团的团长为布兰,而队伍里的基层军官,都是由士兵们推选的。
恩奇都下的第一个命令:所有阿卡德人都必须在入伍的两周内学会骑马,否则滚蛋。
在幼发拉底河河浜的那一仗中,阿卡德人军队缴获了大量的战马,深知骑兵的强机动性在游击战争中的重要性。
恩奇都用这批战马把第一团都给装备了起来,成立了平原本土的第一支骑兵部队。
这支部队的训练场地就在那崎岖山地的小路上,高大魁梧的阿卡德人看着面前分配到手的战马,一个个兴奋得要命。没听副官教官的指示,不管三七二十一就爬了上去。
结果不到三分钟,他们一个个坐在地上,捂着屁股直叫唤了,引起旁边围观步兵们的一阵哄堂大笑,寂寥的山路上充满了欢声笑语。
阿卡德人的传统兵种是步兵。
这次改变引起了队伍里一些顽固份子们的怨言:“这有背于我们平原光荣的传统战法。”
恩奇都听到以后,什么也没说,第二天他就吩咐已经学会骑马的士兵骑上战马全速前进,让那些不肯学的顽固份子们在后面步行追赶。
不到十几分钟,那群大步前进的步兵已经从骑兵身后的视野中消失了。
骑兵队伍一口气奔跑了五个钟头。
黄昏时分,恩奇都吩咐骑兵们停止前进,在树阴下歇马扎营,悠哉游哉的休息等候。
这一等等到了月上柳梢头,直到第二天的黎明,那群家伙才扛着沉重的行李和武器赶到,脚步蹒跚,气喘吁吁,汗湿重甲,面无人色。
恩奇都很和蔼的对他们说:“你们来得太好了,我们正要出发呢,走吧!”
从那天起,再也没有人敢提什么“我们平原光荣的传统战法了。”
恩奇都所做的第二件事情,是扩大军官培训班的参加人数,招募了大批有志于此的平民参加。
恩奇都发现了,虽然说组成了军队,但是阿卡德人的战术意识和水平仍旧停留在原始的氏族社会里。
他们作战时候从来是没有什么阵形和队列的,更不要说什么战术和韬略。
进攻时候,他们就只会一群人“轰”的扑上去,披烟带火的和敌人砍杀,如果砍杀不下,那就他们给敌人砍杀。
恩奇都不得不改变阿卡德人们的这种观念,教育他们,在情形对己方不利的时候,暂时回避敌人的强大军队也并不是可耻的事情。
他教授给阿卡德人军官和士兵们各种先进的阵形和战术:
如何进攻,如何防御,各兵种之间如何衔接配合,该如何布阵,如何隐藏部队,如何用疑兵去引诱敌人分散兵力,而自身又能集结最大的兵力投入会战。
进攻时候如何集结兵力进攻敌人的一处,在部份地段实现自身的兵力优势,如何击溃敌人的侧翼,情形不利时候如何以最小的代价撤退,防守时候如何挖掘壕沟布置陷阱。
如何将骑兵、刺枪兵、弓箭兵、盾牌手、近身战刀手等各兵种最有效的配置,如何去有效的打击敌人侧翼。
在作战时候准备一支生力预备部队的重要性,投入预备队的最恰当的时机是什么时候。
恩奇都高度重视预备队的作用,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一场百万人规模的大会战中,在最恰当的时候将最后一个中队投入关键地段,就能决定战争的胜负。”
阿卡德人军官们听得一个个眼睛发亮,他们接触到了先进的战术思想,这是以前完全想像不到的。
他们的眼界顿时开阔起来,“原来仗还可以这样打!”
这些人开始对恩奇都崇拜得五体投地,就连以前那些对苏美尔人抱有偏见的军官们也发现了恩奇都的可贵之处,开始对恩奇都言听计从。
自愿报名参加恩奇都学习培训班的普通士兵也越来越多了,最后场地容纳不下了,很多人就站在窗口那里旁听着,一站就是几个小时。
蒙昧了上千年的阿卡德人们,一旦接受到知识的海洋,就像渴得快死的人嘴唇上沾了一点水滴,马上如饥似渴的吸收起来,那焦虑的眼神对知识的渴望是无穷无尽的。
无论恩奇都说什么,他们都聚精会神的用手
手机支付宝搜索XeavdO831HA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