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乌云不是乌

大蛇从黑云探出脑袋,有些许疑惑,刚才一番作为,早已查探周遭,并未发现有其他存在,怎得忽然显出一位老者,声称知晓底细。见其面露和蔼,手托浮尘,有瑞气散于须发,应是道家大成者,不过,隐约间有某种似曾相识围绕其间,这更令大蛇心下难安。

老者,自然是那座如今被昆仑山压在身下的无名村庄中的长老,那夜村民逃离居所,投奔他出,有许多安稳祥和的家室,从此颠沛流离,村庄老辈几乎在此次动荡中,不忍风寒,十之八九已归故里,往后几年中,他动员村中青少,要立志重建无名村,给漂泊在外的乡人一处容身之所。终于历经三十载,在昆仑山下建起一座百人村庄,可原本几千民众的无名村如已萎缩至此,老者嗟叹:

春拂神州万物荣

雁过故殇留清风

千年尘世现孤途

更待后朝人扶苏

……

“这座雪山专为你而留,难道你不想知其用意?”

老者打破僵局,率先出声,叹道:

“世人知其者,不为所知。不知其者,反知其害”

“我来只为一事”

大蛇依然如此淡漠,重复此前一问

老者闭目,宣一声道号,身形一动,飘跃至山门脚处,尽管山门尽碎,可几百年的洞府依在

“小尔不如随我一同入内勘谈?”

老者轻捋浮尘,径直向前,洞门似认主,不至而开

大蛇不惧,盘绕之势有减,收敛雷电,喷吐蛇息,片刻间黑云尽数散去。

化作人形,虽发尖有冰凌挂坠,而在几步内已消融殆尽,就连衣鞋也已干爽。

石门尽开,缓步入内,不觉寒气,倒似有温润暖气萦绕,石壁亦无硬冷之物,山体沙土粒粒可见,略一洞察便知此沙土原是息土,采至蓬莱岛的那樽菩提树下浸润之土,对于修道者,有静气凝神的功效,略一思量可知那老者必是不凡。

再度向前,来到一玉石台阶处,可看出此玉蕴涵荧光,通体透彻,内有清气流动,稍一触之便能引得气流翻动,溢出玉表,纳入身体,顿感神清气爽,丹田充盈,有补气之效,想来此玉莫不是来自芦洲的癸启之玉!

上了玉阶,立足此处小周天之境,心神一荡,不禁叹道,果然是三教源流,洞天福地育真身,万千弟子端如坐,上有紫气环日光,下有灵方入世来!只见:

纷纭瑞霭,金台宝莲坐仙尊,祥光缭绕,白玉阶前列仙子,落丹三尺沉木香,众将神牌抵目前。山体沟壑处尽皆以素气填满,还有金水围绕山体四周以成瑙河,中有灵台凸起,锁周天气局于中央,外扩福水屏障,无愧于祥炉风水,而在那洞府最高处,垂直挂落三座晶玉,隐有五彩透射,定目才知是那宛若鬼斧神工般造就的熠熠三字:玉虚宫!

在灵台处有三所蒲团,分坐三人。那位老者此刻正立身于三者之前,众仙子面见尊者,齐道一声:仙祖福至!蒲团上的三人,亦拱手起身,宽声道:仙师承祥!原来,那老者竟然是这三人的师父。

大蛇在玉阶处瞭望,明白此时老者入势,困龙之局已成,饶若是他,今日怕也凶多吉少,想不到自己醒来后的几百年,雪山深处竟然能藏如此造化之府,始料未及下倒也欣慰,毕竟生于神州大地,昆仑的道者能将天地大势运用如此,也就意味着这片国土,或可延绵千年。只不过,老者先前呈明,此处山府是为我而建,又是何缘故?但倘若今道传者,不顾是非良德,固信因果,不知变通,枉费天之自然法,惑化众人根心,则不可取。

“我已阔别三百余年,如今别有洞天,能在世宣道,确实一番美景,然晌才问及因果,又为何搪塞于我,称道,阴是阳反,你们反者尽务除之?难道世界万物,违阳必阴?似是我这般,百年来寻惑解己,不忘乐善好施,踏足神州万里,不曾伤厮命而肆意。何来阴盛之说法?”

闻言,三蒲团之末者起身喝到:

“瞧你作法时黑云环绕,雷鸣不止,众物不无噤声若寒,凭你无端引黑电崩碎山门,就知不详,定是久未出世的大妖,在此兴风作浪,有辱自然法门……:

老者侧摆浮尘,拦住了小徒继续说道下去,目掇双星,衣袍自动,向前一步,将浮尘重新拢于双掌之间,然道:

“非是我派不谙因果道,你之由来话甚难尽,是众弟子无法取用地灵之气洞察先机,导致出言不逊,切莫怪哉”

老者言罢略作思忖,料到今日乃是万局之始,做不得背离天机,故其身世来历,亦不得不直言相告。

“你可知,八百年前,我在神州与贺州交界处的山村代履长老之责,一日村民来报,东处有朵邪云映日,能刻息间膨胀数倍不止,闻声我托石龟前往,见此云乌黑异常,用道法观之,却见乌云中心泛白,料知此黑必是外来侵染,可当时我道心未成,尚不能定测黑气之来历,只能用石龟暂且压制魔气,预言五百年后能重见天日,才将作罢”


手机支付宝搜索XeavdO831HA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b.faloo.com/921501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