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亮剑

  天启皇帝这一句提问,显然意味深长。

  你敢不敢?

  即便这时候,张静一乃是辽东郡王。

  可谓是位极人臣。

  可是动那衍圣公,却又是另外一回事。

  这不是开玩笑的。

  两千年的儒家,开枝散叶,这天下早已没有其他的学派,只有一个儒家。

  天底下谁不知道,这儒家早已是树大根深,枝叶繁茂,而衍圣公,就是儒家的核心。

  毕竟,儒家讲究的是礼。

  什么是礼,礼的本质就是等级,不同的等级,做各自本份的事。

  而在这个核心里,这孔圣人的四十五代孙孔宗愿袭封为文宣公,此后被改封为衍圣公开始,衍圣公传至现在,已经历了十九代。

  更别说更早之前,孔氏几乎都得到了历代皇帝的册封,甚至在宋朝的时候,曾出现过女真人、蒙古人还有汉人三个王朝同时都供奉衍圣公的情况。

  说穿了,衍圣公的延续,比大明还要长得多。

  王朝可以破灭,皇族可以被铲除,但是衍圣公的香火,却从未断绝。

  现在衍圣公可能牵涉到辽将作乱一案之中。

  若是不查,这个案子,可能也就到此为止了。

  可继续查,那么又该怎么查呢?

  客客气气地请来,温言细语地请教吗?

  只是……这事难就难在,一旦对衍圣公动真格的,就势必引发天下的反弹。

  即便现在张静一有皇帝护着,可是以后呢?

  这可是读书人们的招牌啊。

  当代衍圣公的名声很好。

  但凡是读书人提及他,都是肃然起敬。

  自然……其实衍圣公的名声都很好。

  哪怕是此后那个叫孔衍植的家伙带头剃发,给自己留了一个猪尾巴辫子,又上表夸赞顺治皇帝如何英明神武,一样在读书人的口里,也能留下一个好名声。

  张静一不及多想,便道:“陛下……这是弑君之罪,若是不彻查到底,臣只怕……只会让这些人更为猖狂,臣没有什么敢不敢的,只要还有一日兼着锦衣卫的差,这事,就没有转圜的余地。”

  天启皇帝点头,他眼睛凝视着张静一,道:“那么,你就去干吧,真要出了什么事……不怕,有朕在!”

  张静一道:“是。”

  “只是……”天启皇帝道:“你还是再想清楚,朕……只能保你一时,将来……”

  “大丈夫行事,岂可瞻前顾后?”张静一掷地有声地道。

  不过……他也很清楚,这事真干了,那么以后真就只能往死里打压了。

  天启皇帝便没再说什么劝说的话,只道:“一切小心,朕与卿既共患难,自当共富贵。”

  张静一随即得了旨意,便匆匆而去。

  …………

  五日之后。

  快马至曲阜。

  随即,一封驾贴便送至孔家。

  消息一出,果然天下哗然。

  孔家上下,更是惊得说不出话来。

  竟是一时无言以对。

  本来公府里的姑爷死了,就已够让孔府上下吃惊了。

  现在……竟有人来送驾贴。

  这可是亘古未有的事。

  这衍圣公,不只封的是公爵,比如他还是太子太保,以他的身份地位,即便是入京朝见,也需大学士亲自去迎接,位列内阁大学士之上。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而这驾贴,却是锦衣卫传唤用的。

  一旦下了驾贴,当事人便必须去锦衣卫点卯报到。

  这就相当于后世的刑拘一般。

  这新县千户所,居然直接下了驾贴,完全没有给一点颜面。

  就在这沸沸扬扬之际。

  孔衍植倒是显得很镇定。

  历朝历代,还从来没有过衍圣公获罪。

  莫说是获罪,便是连道德上,也无人敢进行指摘。

  于是,孔府派出大量的人马,抬了孔衍植入京。

  而此时……朝中已有雪片一般的奏疏,纷纷飞入内阁。

  不只是京官,便是各地的地方官,也纷纷上奏。

  当然,这一次大家倒是不敢骂张静一了,张静一近来如日中天,如今他已是和魏忠贤一样硬了。

  只是绝大多数的奏疏,都表示了对此事的关切,并且引经据典,表示衍圣公的重要。

  衍圣公若是都可受辱,那么全天下的读书人,岂不都要受辱?

  新县这里,毫无动静。

  张静一让人送了驾贴后,自然继续干着自
来源9:http://www.xszww2.com/106_106000/603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