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元宵诗词,摘星楼上!

见郑夫子这般,此时,许仙也不生气,只淡声笑道:

“夫子何必这般拒人千里,小生可是听闻三年前江州陈剑臣来我杭州观赏花灯,凭借一首《浣溪花》可是在夫子这里登了楼的,如今轮到在下,何必又厚此薄彼?”

摘星楼中有许多游人,其中书生才子亦是占了多数。

虽然,这些人同样上不得楼,但是,作为读书人,哪个不知道去年新科状元江州陈剑臣之名?

而陈剑臣当初元宵来杭州城观花灯作《浣溪花》一事,也早就被当做美谈在杭州城众多读书人里传开了。

然而,陈剑臣在中状元之前,便就才名在外,

而眼前这许仙又算是什么人物?连个举人功名都没的无名小卒!

所以,这些看热闹的书生才子听到许仙这般说,不由纷纷露出嘲讽之色,甚至,连郑夫子亦是不停摇头嗤笑道:

“许仙,你虽是钱塘县案首,想来是有些才能的,但是,老夫还是奉劝你一句,年轻人不要坐井观天,妄自尊大,陈剑臣是何等人物?你许仙是比不得的!”

闻言,许仙还未说话,一旁的小青却是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叉着腰大怒道:

“老头,你少看不起人!许仙之才远胜那什么江州陈剑臣十倍,百倍!他江州陈剑臣能考取状元,许仙将来也是可以!”

听到小青的气话,周围立即哄然大笑起来。

要知道,状元可不是秀才,能中状元者无一不是人中龙凤!

俗话说得好: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状元天下知。

由此可见,这状元之名在百姓间具有何等影响力!

作为读书人,尤其是那些经历过科举的读书人。

虽然,状元是他们每一个人所梦寐以求的,但是,大多数也不过只敢在梦里想想而已。

许仙之名他们中有些人这段时间也听过,知道他是钱塘案首。

但是,要说与这状元的差距,那绝对是乌鸦与凤凰的差距!

说是云泥之别也是不为过的!

见周围人都这般嘲笑,向来好强的小青这时也是急了,连忙转过头来看向许仙道:

“许仙,你会中状元的,是吧?”

见小青一脸焦急地看着他,似乎急想他的认同,许仙不由微微点了点头。

“看吧,许仙也点头了,他将来就是会中状元!”

似乎得到了许仙认同,小青一下神气了起来。

其实,小青也不知道为什么,自从和许仙接触以来,她对许仙似乎有了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尤其上次许仙在她耳边说话时,那种心中又羞又痒的感觉,更是令她每每想来都是脸红不已。

而且,自那次以后,那种说出的感觉更加强烈了,所以,刚才听到这郑夫子羞辱许仙,她心中也不知为何就涌起了怒火。

不过,小青神气归神气,周围的人却不买她账,反而笑声更大了。

“哈哈哈,既然如此,那就让许状元来做一首咏元宵的诗词来,让我等开开眼界!”

“是啊!郑老,你就让许状元做一首嘛!说不定许状元做的,真比陈剑臣好十倍,百倍呢!哈哈哈……”

“就是,就是,郑老,快快让许仙作一首来!不做出来,不许走!”

……

听着周围满是嘲讽的声音,许仙只是淡淡笑了笑。

两世为人,他对人情世暖,早已不放心上。

更比提,这还是一群只知起哄打岔的乌合之众了!

此时,郑夫子抚着花白胡须看向许仙道:

“许仙,你意下如何?”

“且听夫子吩咐。”

“好,若是你真做出陈剑臣《浣溪花》那等水平的诗词来,那今日老夫准你和你这位朋友上楼。”

“多谢夫子了,且借夫子纸笔一用。”

说完,许仙也不矫情,当即,便就拿起郑夫子面前的纸笔写了起来: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许仙的书写速度极快,只一盏茶功夫,这篇《青玉案·元夕》便就被他挥手写就。

而随着他落笔,此时,原本喧声鼎沸的摘星楼早已是针落可闻。

这些看热闹的基本都是读书人,很多还都是秀才,对于诗词也是极有研究,因此,在看到许仙这篇《青玉案·元夕》后,所有人皆是以一种不可置信的眼光看着许仙。

一旁的郑夫子更是颤抖着双手将这许仙写的词稿拿起,满脸激动地一遍又一遍地读着,恍若这篇词稿就是他的心头好一般。

“好词!好词!仅凭这首词,
手机支付宝搜索wNR1x8Y317Q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淘宝1111超级红包,复制淘口令¥ HU108 xqTHf0mcK2N¥ https://m.tb.cn/h.SSdhzY5,打开手机淘宝即可领取。
若淘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京东1111超级红包,复制京口令¥C4tPSALwx2Yfbp5V¥,打开手机京东即可领取。
若京口令失效,请点击此处链接领取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b.faloo.com/961114_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