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协议达成!

  1936年5月1日,海军条约续约会议正式在哈尔滨召开。

  这一次代表法国参加会议的果然不是法国总统,而是法国总理阿尔贝特·萨罗。

  这位总理先生在一月末刚刚当选总理,如果之后他的人生历程还会按照历史上那样发展,在6月4日他就将被人赶下台,最终没能达成任满半年的史诗级成就。

  不过萨罗也比他的前前任费尔南·布依松强多了,那个大哥正正好好只当了一个月的总理。

  在会议刚开始之后,气氛就明显变得不对劲起来。罗斯福发现,陈启民似乎非常配合。

  当会议各国提出要限制中国海军军力的时候,陈启民居然表现的非常配合。

  陈启民是这么说的:“对此我没有意见。现在世界的局势已经非常微妙了,为了让世界不陷入到下一次大战的危险之中,也为了避免下一次军备竞赛的到来,中国愿意限制自己的海军发展。”

  陈启民的话音刚落就在会场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英国首相麦克唐纳和法国总理阿尔贝特·萨罗当时就要压抑不住自己的喜悦了。

  在他们看来,这甚至有可能是中国国家战略转变的征兆。

  中国毕竟是一个陆权国家,之前几年中国在海军技术上的进步,很有可能只是为了自保。而且中国现在的发展势头还是很强的,中国放弃在海军力量上的诉求,很可能意味着中国将投入更多的精力到民生领域。

  阿尔贝特·萨罗认为,只要中国松口了,自己就能拿回一份非常有分量的协议回去,对自己达成那个史诗级成就会有很大的帮助。

  麦克唐纳则觉得,至少在自己的任期之内,陈启民应该无法威胁到英国的利益了。

  但是!

  罗斯福却不敢这么想!

  都是千年的狐狸了,他既然已经知道了中国恐怖的实力和潜力,他就不敢认为中国的退让就是好心。

  法国和英国是实力不济只能把中国往好的方面想,他可不敢!

  于是,罗斯福就提出要好好的讨论一下中国能保留多少海军实力?

  陈启民给出的说法是:“这样吧,中国毕竟是有很大领海面积的国家。我们的海军实力太弱也说不过去,我们就跟日本一样,保留英美六成的海军实力就可以了。”

  罗斯福的眉头紧锁。这倒不是因为陈启民的要价太高,而是因为陈启民的要价太低了!

  六成?

  如果这条真的确定了下来,中国和日本的实力加起来确实比美国强。

  可是!

  如果中日敢联合起来挑战美国,那美国绝对会倒向英国,英美加在一起就有将近中日两国两倍的实力了。中日两国根本不可能赢!

  就连罗斯福都有些怀疑自己了。

  难道真的是自己想多了?难道陈启民真的没打算挑战美国?

  但是很快,罗斯福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这绝不可能!

  罗斯福试图再次压价,让中国只保留有美国五成的实力。但却被陈启民严词拒绝。

  陈启民表现的就像是真的在认认真真的跟各国讨价还价一样,但是罗斯福总觉得自己被陈启民耍了!新笔趣阁

  很快,中西功、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就都站出来支持陈启民。这样,中日两国的海军体量就被确定了下来。

  然后就是德国,希特勒的要求也不算过分,他只要求了和意大利及法国一样,拥有英国33%的实力。

  希特勒的要求绝对不过分,按照这个方案执行下去,即便中日德意加起来也只相当于1.86个英国海军的实力,还比不上英美联合,更不用说还有一个法国了。

  总体上来说,这份条约还是英法美占了便宜。

  英法两国自然是大喜过望,美国虽然总觉得哪里不对?但是光是他自己坚持也没有太大的用处。

  于是,有这样一个好的开头在,续约谈判在接下来进行的自然也就非常顺利了。

  罗斯福本来还想在会议上再搞搞事,试探一下中国的底线和实力。尤其他非常想搞清楚中国的人口到底是多少?

  可陈启民就是不松口,每次提起类似的话题陈启民就用四万万人来打马虎眼。实在忽悠不过去了,陈启民就说是四亿五千万左右,罗斯福自然不肯干休。

  但是到了5月13日,一件事情的发生让会议不得不加快进程——法国总理阿尔贝特·萨罗被弹劾了!

  罗斯福不由得大骂那些法国人!有完没完了?弹劾总理是法国的娱乐活动吗?

  在面对德国人和中国人的时候,他们怎么没有这么强的战斗力?

  为了避免事情有更多的变故,各国不得不赶快将协议敲定,这样也能让阿尔贝特·萨罗拿着这份协议回去救命。

  
来源9:http://www.xszww2.com/109_109616/371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