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阿斗战诸天!第八区免费阅读
我为阿斗战诸天!的第二章 刘备挂了在线尝鲜阅读:
时间一晃,三天就过去了。
这三天,每天刘禅起个大早起来跑步,跑完步就吃宫女准备好的早饭。
吃完早饭后,刘禅就会和宫中的老师学习文章诗词,一直学到中午吃过午饭。
然后午睡一会,再起来和武学老师习武。
感受了下这几天的经历,再结合原身的记忆,刘禅发觉原身其实挺不错的,虽然不是特别聪明,可是不管学什么都还算认真刻苦。
虽然原身是皇太子,但却没有骄奢淫逸之气,待人也和气,所有人都挺尊敬他。
这就令刘禅很费解,这样的原身,为什么会被称为扶不起的阿斗的?
当然费解归费解,事还是要做的。
看着前面帮他解读文章的老师,刘禅开口了:
“老师,我今天有些心慌,还是先下课吧”
听见刘禅的话,讲课老师有些惊了,要知道刘禅现在是皇太子,而且蜀皇病危。
真正的一人之下,身负万千人的期待,要是有个好歹。他这条命可赔不起,当即开口道:
“太子殿下,不要紧吧,用不用请太医?”
看着老师惊慌的样子,刘禅有些无奈:
“不用,不用,老师不必惊慌,只是我有些难以专神,总感觉有事发生,不用劳烦太医了。”
听到刘禅的话,讲课老师明显松了口气:
“好的,太子殿下就先回去休息吧,身体要紧,不过如果仍然觉得不适,请务必要请太医诊治,千万不要硬撑。”
“多谢老师关心,那我就先告辞了”
说着,刘禅行了一记学生礼,转身向着殿外走去。
看着刘禅离去的背影,讲课老师深感满意,毕竟有一个知书达理,尊师重道的好学生,是个老师都会高兴。
尤其是这个学生还是未来的皇帝,那就更能带给老师无限的满足感。
而刘禅这边出了学宫,一路向着自己的寝宫走去。
刘禅的寝宫就是刘禅刚刚苏醒时所待的那个大殿,位于整个皇宫的东南处,离学宫不是很远,没几步就到了。
回了寝宫,坐到自己的床榻上,刘禅开始盯着自己的手表,手表上显示着223.04.24.10:27,刘禅就这样盯着时间,看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失。
他在等,等刘备去世,等消息传来。
这也是他今天没法跟着老师安心学习的原因。
他想验证历史有没有变动,他记得的三国历史上,刘备于章武三年四月二十四日去世,虽然不知道去世具体时间,可是是今天没有错。
可惜,他现在在蜀国国都蜀都,而刘备远在蜀国边境的永安城永安宫,他没法知道第一手消息。
可是如果刘备病逝时,没有改他的太子位,那下面的人绝对会第一时间通知他,让他做好准备。
等待的时间是漫长的,这一等就是一整天,中途在寝宫内吃了午饭,然后就继续等,就连下午的练武时间都推掉了。
终于,天色见暗时,一个小太监走进寝宫,低头向刘禅递过一份纸绢,纸绢上只写了四个字:
陛下薨了
看到这四个字,一股狂喜涌上刘禅心头,这代表着他所熟知的历史没有变动,他绝对会成为蜀国的第二任皇帝。
表面上刘禅仍然不动声色,问了句:
“这份纸绢还有谁看过了?”
小太监依然低着头,尖着嗓子回道:
“禀殿下,还有几位大臣看过了”
“好,我知道了,你退下吧”
“是,殿下,奴才告退。”
小太监一边回话,一边行礼,依然头也不抬的向着殿外行去。
看着小太监向着殿外走去,刘禅一言不发,等小太监消失在殿门口,目光依然没有变动。
一直等了一个小时,天彻底黑了,开始有小宫女小太监进来掌灯,刘禅才收回目光。
刘禅在等丧服,而一个小时了,丧服还没到,说明刘邦逝世的消息还没有传开,那几位主事大臣,还不准备发丧。
当然这并不是说,主事大臣不敬刘备,只不过是在等诸葛亮和刘备的灵柩回来而已,而且这个决定不是他们下的,他们还不够资格,下这个决定的应该是诸葛亮。
在前世记忆中,刘备病死永安宫,结果密不发丧,一直等刘备灵柩回了蜀都才公告天下,吊丧三日。
同时刘备死前托孤诸葛亮,让诸葛亮主掌大权,诸葛亮表示一定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诸葛亮在刘备死后确实做到了他所说的,一直为蜀国尽心尽力,禅精竭虑,最后累死在五丈原。
不过诸葛亮活着时,可谓是独揽大权,一人统治整个蜀国,是蜀国的实质统治者,而刘禅在当时只是个名义上的统治者,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那就是蜀国的吉祥物。
当然,如今的刘禅也没打算改变这一点,因为他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和诸葛亮相比,自己实在不是对手。
诸葛亮何许人也,三国时最顶尖人才,在历史上都是留下赫赫威名的存在。
而自己呢,前世不过是一个有过十二年基础教育,连大学都没上过的普通人,并没有什么通天彻地的智慧。
自己如今也就是运气好,成了阿斗,才有资格和诸葛亮相提并论,所以以后把一切交给诸葛亮来管理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而他要做的是跟着诸葛亮学习,能学多少算多少,同时想办法激活系统,系统才是真正能改变他命运的东西。
毕竟按照无数穿越小说来看,系统作为穿越者的金手指,虽然最后可能会对主角带来问题,可是在前期绝对是最大的帮助!
话说回来既然暂时不准备发丧,那刘禅也不能跑出去大哭大闹,对所有人大喊刘备挂了,那是傻叉的作为。
原身刘禅傻吗?不,他不傻,虽然史书将他写的很无能,可是实际上他一点都不傻。
毕竟从小接受多名老师的教导,后面还拜伊籍为师学习《左传》。
伊籍是什么人,是三国时期刘备的救命恩人之一,本来是刘表麾下谋士之一。
在三国志里写的不多,只是在蔡瑁要陷害刘备时给刘备通风报信,使得刘备提前逃走,后来还有了的卢马跃过檀溪的著名典故。
可以说没有伊籍,刘备早被蔡瑁弄死了,哪还有后来的蜀汉事业。
伊籍本身也智慧过人,号称才辩无双,颇有急智,后来官拜昭文将军,和诸葛亮,法正等人,一起制定了蜀科。
蜀科是什么玩意,那是蜀国的法律,可以说是一国之基础,没点脑子还想编法律?洗洗睡吧。
而制定蜀科的一共五个人,伊籍就是其中之一,当然这并不是说伊籍就能和诸葛亮相媲美了,只不过说明伊籍真的很不凡。
而刘禅拜伊籍为师学习左传,左传是什么,是本关于东周的历史书,主要记载了东周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
是当时智慧的体现,而从小学习这些的刘禅绝对不傻,对政治的基本嗅觉更是远胜大多数人。
这就是精英制度下的产物,普通人即使再努力也很难达到这种境界,因为一开始眼界就不同。
再说了,普通人会努力,精英贵族儿女就不努力了?就拿原身刘禅来说,从三四岁就开始读诗词歌赋,学习文章历史。
八岁以后更是习武学射,普通人还能偷懒,在刘备的高压下,刘禅连偷懒都不行。
每过段时间刘备就会抽查刘禅的学习进度,即使刘备在外打仗,也有人将刘禅的课业进度禀报给刘备。
而一旦发现刘禅学习不到位,刘禅就会受罚。
刘备可不会惯着刘禅,刘备摔阿斗的典故可是留名青史。
在这种高压政策下,刘禅虽然虽然比不过曹植曹丕之辈,那也比下有余。
而之所以比不过曹丕之辈,那也是没办法,像曹丕,从小被带在曹操身边,有教导,也有磨炼,更有实践的机会,不像刘禅只是单纯的学学学,只会纸上谈兵,所以曹丕比刘禅强那是应该的。
言归正传,刘禅在发现大臣们的想法后,能干的事只有睡觉了。
第二天一大早,刘禅刚睡醒就发现殿门外站着一群人。
对外唤了一声,马上就有小太监进来禀报,说宫织室的人一大早就在外面等着了,说要为太子殿下织新衣。
宫织室是专门为宫内的皇上妃子太子做衣服的人,刘禅在原身的记忆中了解过。
而这个时间段要来给刘禅做新衣,那还用想吗,肯定是做龙袍和丧服啊!
刘禅二话不说,赶紧让他们进来,宫织室的人进来后拜见了一声,然后就开始在刘禅身上进行测量,一边测一边记录。
从头到脚测了一遍,然后就告退了。
等宫织室走了以后,就有宫女进来给刘禅穿衣,嘿,你别说,只是短短几天刘禅就堕落了。
一开始刘禅还自己穿衣,后来发现古代贵族衣服穿起来实在太麻烦,还是让别人帮忙更方便,于是就再也懒得自己穿衣服了。
衣服穿好以后,挥退所有人,告诉守门的侍卫短时间不再见客,他要专心在寝宫内读经。
之后的时间就非常平静了。
刘禅每天闭门不出,安心在寝宫内装模做样的朗读道经。
期间掌礼司过来教授了刘禅一些必要礼仪后,也不再出现,之后也出过一段小插曲,不过无关紧要。
平静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直到五月五日上午,皇宫中开始喧哗起来,同时有人来请刘禅做准备,去城外迎接刘备的灵柩。
然后就有宫女进来给刘禅换上特制的丧服,换好衣服后,刘禅就走出寝宫,坐进早就等待多时的马车里。
等刘禅坐好后,马车向着蜀都城外驶去,一路无话。
刘禅开始在车内酝酿情绪,直到马车外传来整齐的恭迎太子殿下。
发布时间:2020-07-18 03: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