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蓝星唯一军火商卡夜阁免费阅读
直播蓝星唯一军火商的第二章:硬核开局与毛熊的印记在线尝鲜阅读:
直播刚开始十分钟,在线人数像蜗牛一样爬到了三十七人。弹幕比仓库里的空气还要稀薄,偶尔飘过几条,也大多带着看热闹的成分。
主播来真的?这堆废铁能修成坦克?我赌五毛钱撑不过三天。
场景布置得挺像回事啊,这仓库有那味儿了。
T-34到底是什么?听起来像某种代号?
林启没有急着辩解,他知道在这种时候行动比语言有力一万倍。调整了一下手机支架,确保能将他和坦克残骸的都纳入画面。
大家好,我是林启,这里是启林修物。他的声音在空旷的仓库里显得格外清晰沉稳,如标题所示,从今天起,我将尝试修复这辆T-34坦克首先,我们需要真正认识它,没有停留在整体介绍,而是直接走到了那堆残骸中最核心的部分,分离的炮塔面前。镜头对准了炮塔底部那圈锈迹斑斑的齿轮。很多朋友提问这个齿轮是什么?
我眼前这个,是炮塔座圈,坦克炮塔能360度旋转,全靠它。
他拿起一根钢钎,小心地撬动了一下卡死的齿轮,发出刺耳的金属摩擦声。这辆T-34,根据它的特征,比如这个双人炮塔和这门76.2毫米炮,可以判定是1941年早期型号。它来自于一个代号叫毛熊’的北方强国。
毛熊?哈哈,这代号形象!是因为他们地方大又冷吗?
主播继续,有点意思了!
没错,林启看到弹幕,点了点头,毛熊国的工程师在设计T-34时,理念非常明确:简单、可靠、易于大规模生产,同时拥有强大的火力和良好的机动性。这符合他们国情幅员辽阔,需要一种能适应各种恶劣环境及路况、并能以数量形成钢铁洪流的武器。
他一边说,一边用钢丝刷地清理座圈齿轮上的铁锈和泥土。大家看这些齿轮的工艺,略显粗糙,但非常坚固厚实、这就是典型的毛熊风格,不追求极致精美,但追求在各种环境下的绝对耐用。它的设计理念就是:简单高效与可靠性。
听起来很硬核啊!
所以是量产品,粗糙耐用的代表?
可以这么理解。林启肯定了弹幕的说法,但粗糙不等于落后。比如它标志性的倾斜装甲设计……他走到车体旁,用手掌拍了一下那带有明显角度的前装甲,这种设计能在不显著增加重量情况下,极大提高装甲的厚度和炮弹的跳弹几率,在当时是革命性的。毛熊的工程师用智慧弥补了工艺上的某些不足。
林启开始了清理的工作,首先是将炮塔与车体分离,以便分别维修。他搬来了父亲留下的手葫芦,固定在仓库顶部的钢梁上,小心翼翼地将炮塔吊起,缓缓移动到旁边清理出来的空地上。
主播力气不小啊,这玩意儿看着就沉。
这工具挺复古的,但感觉很好用。
这是父辈留下的老伙计了,林启喘了口气,拍了拍吊链,有时候,老式机械工具比现在花哨的电动新设备更可靠,就像这辆T-34一样。
直播间里,林启在清理和初步拆解,他一边干活,一边讲解他清理的每一个部件的功能和历史。
我们现在清理的是驾驶员舱盖它是靠铰链和车体固定的可以想象一下,驾驶员要多么费力才能打开它……
这是备用履带板的固定架在战场上,履带断了是常事,车组必须自己能快速修理更换……
他的讲解充满了画面感和对当年那些普通士兵处境的理解。没有煽情,但那种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技术的专注,却透过屏幕悄然传递出去。
两个小时的直播结束时,在线人数竟然稳定在了一百人左右。虽然炮塔还是那个锈迹斑斑的炮塔,车体还是那个破败的车体,但经过林启的清理和讲解,它们不再是冰冷的死物,而是开始透漏出一段尘封历史的微光。
下播前,林启对着镜头说“今天只是开始,我们认识了这位来自毛熊国的钢铁伙伴。下一次,我们将打开它的心脏——发动机舱,看看里面究竟变成了什么样子。如果大家感兴趣,请关注直播不迷路,我们下次再见。
直播结束后林启看着后台:关注人数从0变成了83。没有打赏,但这83个关注,像83颗火种,让他看到了希望。他回头望向那堆在仓库灯光下更显沧桑的钢铁残骸轻声说道:老伙计,别急我们慢慢来,会让这个世界,重新记住你的。
仓库重归寂静,但一种新的期待,已经开始孕育。
发布时间:2025-10-18 05: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