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完结

  这次的高考和历史上的高考相比,还有一个小小的细节有所不同。

  在科教会议结束、确定恢复高考之后,赶在各大报纸公布消息之前,陈建国给老家地委红星出版社的革委林主任打了个电话,请他联合以前出版自己小说的另外六家出版社,用所有的资源全力出版《数理化自学丛书》和高中“语数外”课本。

  别谈版权,问就是不用。

  林主任就是当年的林主编,接到陈建国的电话,他瞬间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当即二话不说,迅速联络六家出版社,在短短一个月内印刷了几十万套相关学习资料。

  等到各大报纸宣布高考的消息,这几十万套资料在短短几天内被抢购一空。甚至一本定价只有两三毛钱的书,被炒高十倍,有人开价三元求购,却依然购买无门。

  但比起原来历史上的资料缺乏,情况无疑好了无数倍。

  1978年的春节,是十年之后最热闹的一个春节,尤其是家里有考上大学生的,那是敲锣打鼓鞭炮齐鸣。

  在整个小县城所有的有大学生的家庭里面,陈家毫无疑问是最受瞩目的一个。

  陈瑛考上了北大,陈建军考上了清华,都是全国最好的学校。

  什么苏联带核能发电机的卫星坠落加拿大、史上最不讲武德的《新闻》改版后正式开始播出、……这些国际国内大事在这个地方都不能跟陈家的新闻相比。

  除了一个传奇人物陈建国,陈家还有一箭双星,谁看了不羡慕?!

  江边候客厅,县里敲锣打鼓,给所有出门上学的学子戴上大红花,将他们送上客轮。

  他们有的去地委、有的去省城,也有的去外省。

  除了陈瑛和陈建国,全省分数最高的就是马文英,她考的是全国纺织专业最好的大学东华大学。拿到录取通知书后,她就在棉纺厂的新老领导面前立下军令状,学成之后,一定回小县城,把棉纺厂办成全国最好的纺织工厂!

  为此,棉纺厂也保留她的一切福利,即使是在上学期间,所有工资奖金也一律照发,让她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专心完成学业。

  轮船到了省城,绝大部分的学子都已经下船,陈建国也和马文英挥手作别,带着家人们下了船。

  陈建军和陈瑛要去北京读书,自然要跟着大哥走,甚至连报考学校也是陈建国拿的主意,两人只有听话的份。

  要问考不上怎么办?

  陈瑛……嗯,陈建军说不得要在床上复习半年,明年继续考。

  日子一天天的过,陈瑛和陈建军也渐渐适应了学校的生活。

  可是陈建国还是没等到《大国崛起》出版的消息。

  他自己手里倒是还有底稿,可一部董事长看过的书稿,他不发话,谁敢擅自出版?

  等到四月份,连右队运动员都全部转正摘帽了,陈家湾的劳动大队也解散了、小县城的劳动农场也被县农业局接收改成农技站的试验地了,书稿还是没有任何消息。

  陈建国实在忍不住,颠颠地跑到茅盾先生家,询问书稿的情况。

  茅盾先生倒是干脆,“别说,前几天我还真替你问过,可邓生说了,那书里的内容太过博大精深,他需要好好研究一下,等他弄明白了,再帮你出版。”

  说着还拍着陈建国的肩膀安慰,“放心,上面已经在研究恢复稿费的问题,晚点出版也好,说不定多等一两年,连印数稿费也一起恢复,你那书一经出版,就可以直接在内城买套三进三出的大院子,省得你现在住乡下,连个电话也没有,找你的人都不方便!”

  陈建国心想,那是稿费的事情吗?我差那点钱吗?还有,我住的地方很乡下吗?没见首钢和董事长都在那里吗?!

  对了,现在拿着钱也没院子买啊,恭王府里还住了两三百户人家呢!

  总之他明白了一点,自己的那部书稿,短时间内大概是不可能出版的了。

  不过也没关系,反正他写这部书,也是为了给上层做参考,只要能让领导重视,晚点出版就晚点出版吧。

  就是不知道会不会是删减版?

  想想里面夹带私货的内容,他顿时有一种强烈的预感,很有可能啊!

  落寞地回到家里,过了一段时间,远在广州的蔡广振竟然跑了过来,而且是坐着出租车来的,下车的时候,跟司机一起小心翼翼往家里搬进来一只大纸箱子。

  马秀英、梅映雪、陈爱华,还有三条狗,围着放在桌上的纸箱子看个不停,小梅都忘了给蔡广振倒水。

  也别指望家里的编外人员刘莹了,她也考上了大学,现在正在学校学习呢。

  陈建国索性拎着开水瓶出来,给蔡广振倒了一杯冰啤酒,好奇地问道,“这东西哪儿来的?”

  直到陈建国说话,小梅才反应过来,慌慌忙忙进屋拿果盘、沏茶。<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s://www.biqupai.com/140_140595/243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