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狂士楚歌

袁绍决定出兵的第三日, 一首奇怪的歌谣在冀北流传。

“寒食夜,衡水边,本初欲升天……”

孩童围绕柳树转圈, 一边拍手一边唱着朗朗上口的歌, 天真烂漫的孩童没看到旁边成人们倏然大变的脸色,仍在继续往下唱。

成人们吓得尽失人色, 立即向前捂住那些在唱歌的小孩的嘴。

诸如这般的场景发生在袁绍辖下的每个角落。

未过多久, 绝大部分官民都知道袁绍用檄文声讨曹操不成, 被对方一帛檄文气得马上出兵的事。

陈琳那篇鞭辟入里的檄文所积累的先期优势,随着这个传言的散播而荡然无存。

那一日袁绍的异状早已引起袁方众幕僚的广泛关注。

当幕僚们听到城中流传的歌谣,不同程度地喷了口中的酒。

“什么升天,什么傻乐?”

“哭哭啼啼的主公……?这真的是……难以想象。”

“突然之间有了场面感……”

喷完口中的酒后, 幕僚们各自心照不宣地暗中查探曹操发布的檄文,在费一番波折后,从南边找来了完整版。

有了伤害量就免不了要比较, 一比较又有了新的伤害。

对比郑平与陈琳的檄文, 陈琳所写的更显气势汹汹,先摆出大道理, 占据道德高地,然后从曹操的身世开始发作,细数他父辈、祖辈的“罪行”,平常宦官能犯的罪行,不管好坏全给曹操扣上,然后再颠倒曹操行事的因果,把因为得罪曹操被杀的人全部立在正义的一方,以此佐证曹操的“邪恶”。

这种写法乍一看没有问题,而且慷慨激昂, 文辞绝世,一气呵成,令人一看就对曹操生出极大的恶感。

然而这样的称述虽然能在初期煽动人心,蛊惑一些不明内情的平民,却经不起深入的推敲。

但凡对朝局,对朝政有点敏感度的士人,或者对曹操有一定了解的,都不会全盘尽信这篇檄文上的内容,反会因为这篇檄文的“激烈”而对它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当然,作为一篇哄得民心、打击敌方士气的檄文,这样才是正正好。大部分民众对权势一词毫无概念,他们不会管你为什么这么做,只能看到与他们相关的最终结局。

家人是作恶乱国的阉宦?那他肯定不是好东西。杀了好人?那就是坏人。因为嫉妒而打击报复好官?这人真恶毒。动不动就夷人三族?这和董卓有什么区别,简直凶残!

陈琳的檄文大致围绕这几点展开,能最大程度地激起民愤,挑的正好是不好解释,涉及复杂方面的“恶行”。

作为后世称道的建安七子之一,陈琳这篇优秀的檄文凝聚了极致的文才与辩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只可惜他遇到了不按套路出牌的郑平。

单论两篇赋文在民间的影响力,陈琳的是这样的:

这篇檄文讲的是什么?惹……不明觉厉,这一个个四字词汇是什么意思?……震惊!曹操竟然是这样的人,赶紧拉黑,组团偷偷地骂他。

而郑平的是这样的:

这檄文是什么意思,这彩虹屁也太假了吧,袁绍有这么好?……什么,有反转,你看吧,果然不出我所料……建议挺诚恳的,既然袁绍是好人,那你就积极吸取意见改一下……噗噗噗噗,震惊!袁绍小时候竟然是这样的袁绍,我伙呆……等等,怎么还有一首歌?完了完了,前面讲什么我已经忘了,只记得这个洗脑的歌谣。来我给你念一遍——寒食夜,衡水边,本初欲升天……

朗朗上口的歌谣具有强大的洗脑力,什么好人坏人,恩恩怨怨,离民众都很遥远,洗衣做饭时哪想得了那么多,顺口哼个歌谣才是真的。

唱得多了,民众无形中生出一种袁绍干不过曹操的错觉,问他们为什么这么想,他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至于士人阶层,二者的影响力更是经纬分明。

陈琳这篇檄文文采斐然,读起来抑扬顿挫,极富文学性……虽然内容有些夸张,把曹操身上的黑度加深了好几层,但抛开其中的真实性,这篇檄文能最大程度地激发人的两极分化度,让讨厌曹操的人深感暗爽,喜欢曹操的人气得半死。

而郑平的那篇檄文……严格意义上不算传统意义的檄文,让士人们生出更加错综复杂的心绪。

因为狗屁倒灶的“童年逸事”与三段歌谣同情袁绍的有之,因为文中暗指对袁绍的人品产生少许怀疑的有之,因为对袁绍不动声色的折损而觉得对方手段不同常人产生些许好奇心的有之……但不管士人们的想法有何出路,有一点是共通的——

他们也牢牢记住了那三段歌谣。

普通民众只是觉得有趣,又因为通俗、押韵,朗朗上口,非常洗脑,所以背得很快。

但对于讲究文学的士人而言,可就不只是“背”这么简单了。

他们觉得这首歌谣的排列很有节奏感,利用“3+3+3,7+5”的字数反复陈列,比诗经4+4的格式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www.31xiaoshuo.org/169/169659/64136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