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2 高考的曹志强,生生活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跟以往以及以后的高考一样,一九八三年的高考,同样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尤其是诸多考生家长的心。

  跟预考不一样,正式高考这一天,不但天气异常炎热,考生的心情也异常紧张。

  再加上此时考场里根本没有风扇,更没有空调,人还特别多,这就导致考场里简直是个大蒸笼。

  监考老师还能拿蒲扇跟折扇扇风,或者来回走动来排解炎热跟焦虑,可答题的考生就没有那么好运气了。

  考生们只能顶着酷暑,听着蝉鸣,流着汗水,在拥挤的教室里紧张的答题。

  这种环境下,曹志强也不例外,只能汗流浃背的在里面认真答题。

  嗯,至少是装作认真答题。

  与其他人不一样,其他人都是真的在绞尽脑汁的答题,而曹志强呢,他是在绞尽脑汁的控题。

  没错,由于系统早就把一九八三年的高考试卷给了曹志强,甚至连标准答案都给了,曹志强只需要背熟答案,那么来这里考试,根本就是在抄作业。

  哪怕作文之类的,也有作文模板,对他来讲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因此,曹志强如果愿意,就算考不了满分,但可以保证全场下来丢分在五分左右,不会超过十分。

  可问题在于,那样一来就太显眼了,容易引起怀疑。

  毕竟曹志强跟其他普通考生不一样,不是中专或者高中的在校学生,而是已经工作的社会人,他如果考试分数太过妖孽,想不被调查都难。

  这时期,对高考作弊也是管的很严的,如果真的怀疑你有问题,完全可以针对被怀疑对象进行二次考试,那样一来,曹志强就要露馅了。

  其实这个问题本来没啥,但谁让曹志强之前一时冲动,对徐大爷夸下海口,说要考北平市高考前十名呢。

  过高考分数线容易,但前十名,这就有些麻烦,因为这个分数不好控制。

  所以曹志强最终想来想去,决定把分数控制在600分到610分之间就可以了。

  因为之前的预考成绩,他也看过了,当时北平市预考第一的分数,也不过才628分而已。

  628分已经很高了,因为这一年的文科分数总分,也不过才640分。

  当然了,一般来讲,预考的考试难度,要比正规高考的考试难度略高一点,但这只是相对来讲。

  因为预考的考试,是本省或者本直辖市自己出题,本地学子对那些题目要更了解一些。

  不像真正的高考,是全国统一卷子,所以真正的高考题目,比预考题目要更全面一些,说简单点,就是真正的高考试题,会有很多本地学生没见过的怪题偏题。

  所谓正规高考不出怪题偏题,那都是九十年代以后的事儿了。

  因此,一般情况下,至少在八十年代初期,大部分情况下,都是正规高考成绩比预考成绩更低一些才正常。

  曹志强上次的预考成绩是595分,这个分数其实已经很高了,如果放在往年,都可以当本市高考状元了。

  但在1983年,京城地区偏偏出现了一大堆学霸,这就导致曹志强之前预考595分的好成绩,生生成了全市第二十六名。

  高考不是只考一门,是六门,要在六门中做好控分,其实也很考验人的。

  相对来说,吴青红跟金秀英的控分过程就相对简单了。

  她俩只需要过分数线就可以了。

  其中吴青红要过重本分数线,金秀英要过普本分数线,这对她俩来讲并不难,就算有所出入,出入也不大。

  其实要是过去,曹志强或许还没那么大胆子考高分。

  但现在的他吗,已经有点胆子考高分了。

  毕竟曹志强现在也算是个知名才子了。

  一个知名才子参加高考,去的高分,有啥问题?

  只要没有太多人质疑,不让曹志强重考一次,那就一切都没问题。

  反正曹志强压根就没想过再上一次大学。

  他都想好了,他只需要取得一个不错的高考成绩,一个铁定能上清北那种牛逼学校的成绩就可以了。

  到时候,他就在升学志愿书上随便写点励志的话,比如“好好工作,建设祖国”。

  对外装个逼之后,立起一个能考上大学,但我就是不去上,先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人设,继续当他的出版社社长了。

  反正类似他这种情况的人也不是没有。

  比如在六十年代,就有个明明能考上北大,却放弃上大学,自己选择回家务农的家伙,反而赢得了声望,得到了很多领导接见,以至于后来的成就不比那些正经上大学的差,甚至还更好。

  只要自己不去上大学,那自己自学成才的天才人设就不会露馅。

  相
手机支付宝搜索752672374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s://www.biqufan.com/121_121610/1284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