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操作手册”?引爆全网!

短暂的广告时间,对演播厅内的众人来说,却仿佛一个世纪般漫长。

几位专家聚在一起,脸色铁青,低声激烈地讨论着,不时愤怒地看向气定神闲坐在原地的姜凡。主持人方柔则拿着手卡,和后台的导演紧急沟通着接下来的流程,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只有姜凡,依旧平静。他闭目养神,实则在脑海中快速浏览着系统界面上那疯狂跳动的数字,以及不断涌入的新增人气值。

这一波,赚大了!

广告结束,直播信号重新切回。

演播厅内的气氛,已然从之前的“学术探讨”变成了“战场”!

“荒谬!简直是荒谬绝伦!”

率先发难的是古文字学家陈教授。他气得胡子都在发抖,猛地一拍桌子,指着姜凡怒斥道:“《山海经》是我们华夏文明的瑰宝!岂容你这般信口雌黄,肆意歪曲!什么操作手册?什么异常生物档案?完全是无稽之谈!哗众取宠!”

历史系张副教授也义愤填膺地附和:“姜先生,你的想象力确实很丰富,不去写科幻小说真是屈才了!但这里是严肃的考古纪实节目!你的所谓‘解读’,没有任何史料依据,没有任何逻辑支撑,纯粹是你个人的臆想!这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是对观众的误导!”

地质专家李工也冷声道:“从科学角度讲,你所谓的‘九尾狐吃意识’、‘肥遗是气象武器’,更是天方夜谭!现代生物学、物理学都无法解释!你这是在宣扬伪科学!”

专家们你一言我一语,火力全开,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对姜凡发起了猛烈的抨击。言辞犀利,毫不留情,试图将姜凡刚才那番惊世骇俗的言论彻底批倒、批臭。

直播间的弹幕也再次分裂:

“来了来了!专家开始反击了!”

“说得对!那小子就是在胡扯!”

“支持专家!不能让这种歪理邪说误导大众!”

“可是……我还是觉得姜老师说的有点道理啊……”

“坐等姜老师反杀!”

“前面的,别傻了,怎么可能反杀?这可是三位权威专家!”

面对疾风骤雨般的围攻,姜凡却缓缓睁开了眼睛,脸上非但没有丝毫慌乱,反而露出了一抹淡淡的微笑。

他等的就是这个时刻!

“几位老师先别激动。”姜凡抬手虚按,示意大家冷静,“我理解你们的质疑,毕竟我的观点,确实与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认知有很大出入。”

“但是,”他话锋再次一转,声音变得沉稳而有力,“你们说我的解读没有证据,没有逻辑。那么,请问——”

“《山海经》中,为何会零散地记载着大量关于‘如何避让’、‘需要何种祭祀’(或许是某种安抚或能量中和手段)、以及‘佩戴或使用特定物品(如玉石、特殊植物)可以克制某种异兽’的信息?”

“如果仅仅是神话传说,为何要如此‘细致’地描述这些趋利避害的‘操作规程’?这难道不更像是一本……安全手册或生存指南里才会有的内容吗?”

姜凡不直接反驳专家们的指控,而是再次抛出了新的、更深层次的“证据”——那些在传统解读中被视为“迷信”、“无意义”的零散记载!

他进一步举例:“譬如,《中山经》记载,佩戴‘砗磲’可以‘不迷惑’。如果将其理解为一种能够抵抗精神干扰的特殊材料,是不是比单纯的‘迷信说法’更合理?”

“再比如,《海内经》提到,用‘雄黄’涂抹可以驱赶某些蛇虫。仅仅是因为气味吗?还是说,‘雄黄’的某种特殊能量属性,恰好克制了那些‘蛇虫’(或许是低等能量生物)?”

姜凡结合系统资料库中关于“能量相生相克”、“特殊材料特性”的零星知识,将这些看似无关的记载,巧妙地串联起来,赋予了它们全新的、“操作手册”式的意义!

这一下,再次击中了专家们的软肋!

他们可以批判姜凡的“异兽新解”是臆想,但对于《山海经》中确实存在的这些“避让”、“克制”类记载,他们很难彻底否定其“实用性”的指向!

“你……你这是强词夺理!”陈教授气得脸色涨红。

“这些记载很可能是古人偶然的经验总结,或者是巧合!”张副教授辩解道,但语气明显有些底气不足。

“没错!用现代概念去硬套古代文本,本身就是一种谬误!”李工也试图从方法论上否定。

但他们的反驳,在姜凡那套逻辑自洽、细节丰富的“操作手册”理论面前,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尤其是对于屏幕前的海量观众而言,姜凡的解释显然更酷、更刺激、也更能满足他们的猎奇心理!

“卧槽!‘操作手册’理论2.0版!”

“这……好像有点道理啊!那些避让什么的记载确实很奇怪!”

“难道《山海经》真是一本史
手机支付宝搜索XeavdO831HA即可领取作者发的红包,赶快参与吧!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b.faloo.com/1479194_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