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道源自极高层面的“注视感”虽一闪即逝,却如同冰水浇头,让李清风的核心意识瞬间进入了最高警戒状态。他毫不迟疑地执行了预设的“隐匿协议”。
遍布数万里的灵网节点,如同受惊的含羞草,瞬间将自身的场波动收敛到极致,从活跃的“感知-微调”模式,切换至近乎死寂的“被动记录”模式。所有主动的能量干预行为全部停止,就连对石破天所在节点的微弱能量供应,也降至几乎无法察觉的背景辐射水平。
与此同时,李清风调动起对引力与时空最深刻的理解,在他核心领域周围,布下了一层复杂的“时空褶皱屏蔽层”。这并非强力的防御,而是更精妙的伪装——它将领域内部的一切能量、信息波动,通过极细微的时空弯曲,使其传播路径发生极其复杂的偏折和弥散,从外部探测,就如同看向一块经过精心打磨的、完美反射周围环境的透镜,看到的只有扭曲但“正常”的背景景象,无法察觉内部隐藏的存在。
做完这一切,李清风如同潜入深海的潜艇,静默地悬浮于地脉深处,所有“感官”向外延伸,全力分析着那道“注视”留下的蛛丝马迹。
“能量频谱分析……带有秩序、教化、因果清算特性……与西方教功法同源,但层级高出无数量级……初步判断,是西方圣人,接引或准提的意念扫视。”
得出结论的瞬间,李清风并未感到意外,反而有种“靴子落地”的冷静。干预西方教与阿修罗的争斗,还涉及到一个能引起他兴趣的奇异晶体,引来圣人关注是大概率事件。幸好,他干预的手段足够间接,伪装成了“空间自然异动”,且反应迅速,立刻潜藏。
“圣人意念并未停留,未进行深度推演……判断为常规性、区域性的因果扰动监察,而非针对性搜查。”进一步的信号分析让他稍稍安心。圣人虽神通无量,但洪荒浩瀚,因果纷杂如恒河沙数,不可能事无巨细皆了然于心。只要不是被直接锁定,就有周旋的余地。
但这次警告也让他彻底明白,小打小闹的“自然巧合”式干预,在涉及较大因果或较高能量层级的事件时,风险急剧增加。他需要更高级别的隐匿和干预策略。
“需要开发‘因果绝缘’技术,以及‘概率操纵’手段。”新的研究方向在他意识中确立。前者旨在将自身的行动与洪荒主流因果链进行隔离,后者则是在无数种可能性中,subtly(微妙地)提高某些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几率,使其看起来完全是随机运气,而非外力干预。
他将大部分算力投入到对新技术的推演中,对外界的监控则维持在最低限度。
时间悄然流逝,外界已是数年过去。
石破天终于决定离开这片“福地”。筑基后期的他,自觉有了几分自保之力,加上对外界信息的渴望,以及对“石头前辈”可能希望他入世历练的猜测(实则是李清风降低能量供应后,修炼速度明显慢了下来,让他产生了危机感),他对着石头恭敬地三拜九叩后,毅然决然地踏入了纷乱的洪荒。
李清风并未阻拦,也未再给予任何明示或暗示。石破天已是一个成熟的“样本”,其后续经历,尤其是带着星辰特质的真元在真正洪荒环境中的表现,将是极具价值的数据。他只是在其身上留下了一个极其隐蔽的、非主动触发的信息记录节点,如同一个黑匣子。
而数万里外的那场冲突,结果也传回了零星信息(通过残留的被动监听节点):西方教弟子在晶体意外出现造成的混乱中,最终借助某种遁术秘宝,付出了又一人重伤的代价,带着那个昏迷的小沙弥成功逃脱。阿修罗族并未深追,似乎也被那突然的空间异动和晶体出现所震慑,怀疑有第三方暗中布局,草草搜索一番后便撤离了。那枚奇异晶体,最终落入了西方教手中。
这个结果在李清风预料之中。晶体虽好,但为此直接与西方教结下明显因果,得不偿失。他将其标记为“待观察事项”,注意力重新回到了自身的发展和新技术研发上。
他首先尝试的是对“概率”的干预。他选择了一个极其微小的实验:在百里外一个凡人村落,观察一只鸟雀每次觅食时选择哪棵树的种子。理论上,这应该是完全随机的。李清风试图通过极其微弱的、甚至不直接作用于鸟雀本身,而是作用于它周围空气流动、光线折射的方式,subtly影响它的“决策”。
实验进行了上千次,数据记录显示,经过他干预的尝试,鸟雀选择特定方向种子的概率,从原本的随机分布,出现了statisticallysignificant(统计学上显著)的偏差,提升了约5.7%。虽然效果微弱,且干预本身消耗的能量远大于结果的价值,但证明了“概率操纵”在原理上是可行的!
“成功验证微观概率干预可行性。效率低下,需优化算法并寻找宏观概率裂缝进行放大。”李清风记录下结论。这意味着,未来他或许可以通过制造“巧合中的巧合”,来达成一些目的,而将其归因于“运气”。
至于“因果绝缘”,则更为困难。这涉